,武定侯郭英孙女,十二岁随建文皇帝南狩沧海。”
戚继光掐指一算,“今上是太祖九世孙,你也是太祖九世孙,如此说来,你和陛下还是同辈兄弟。”
他不知道,朱寅哪里真是九世孙?
朱寅道:“孩儿本该是大字辈,名中带金。只是为了避祸,从六世祖之后不再用长房辈分,以隐姓埋名。在海外,我们姓吴,而非姓朱。概因大明以吴国开国,是以姓吴。”
“原来如此。”戚继光神色欣慰,“传言不虚啊,建文皇帝果然是去了南洋。难怪成祖多次派人下南洋寻找,轺车四出,几于上穷碧落下黄泉,担心建文帝逊国伏戎。”
“俺祖上曾随三宝太监下南洋,亲自在南洋各岛寻访,鞫问当地土著,有无中原贵人到此,终不可得。此事,也是俺家一件秘闻了。”
原来,戚继光的祖上曾经随郑和下西洋,办过寻找建文帝的差事。
戚继光又叹息一声,“建文帝是太祖钦定帝位,自然就是皇明之正统。成祖起兵夺取皇位,实在是以庶代嫡,纯属非分之举。只是成祖这一支坐稳了皇位,子子孙孙传下来,硬生生坐成了正统啊。”
戚继光也感到可悲。成祖是太祖的叛逆,结果叛逆者成了大明皇帝,延续至今。
这和李世民玄武门政变还有不同。
李建成当时只是太子,并未登基为帝。玄武门政变的根本,还是兄弟阋墙,争夺储位。
而李世民也是嫡子,自然有争夺储位的资格。玄武门之变也只是宫变,一日之内即尘埃落定,波及很小。
可靖难之役就不同了。
当时建文帝已经是天子,还是太祖亲自培养的继承人,名正言顺的大明皇帝。可是成祖硬生生的举兵造反,打了四年大仗,死伤无数。
这哪里是争夺储位?这就是反贼啊。这么一比较,成祖比起李世民又要差得远了。
“什么成祖。”朱寅干脆直说,一点面子也不给朱棣,“他就是反贼,只是赢了而已。”
“你想夺回祖宗帝位?”戚继光神色凝重无比,“雅虎,此举事关重大,一着不慎就是粉身碎骨,万劫不复。到时,会有多少人会因此而死?老夫六十有五,早就不畏生死,今所虑者,正是你啊。”
朱寅离席下拜,正色说道:“爹乃擎天架海之才,目光如炬,高瞻远瞩。以爹所见,如今这大明,还有多少年国祚?”
戚继光沉默良久,目光幽邃。
“雅虎,你是第二个这么问俺的人。第一个是徐文长。”戚继光语气苍茫,“老夫当年没有回答徐文长,今日却愿回答你。”
“自古无不亡之社稷,其兴也勃,其亡也忽焉。兴衰皆有运数,所谓数百年必有兴替鼎革之变也。国朝自太祖肇基,已历两百余年,犹如英雄迟暮。”
“老夫观此天下,表面上虽是歌舞升平,海内安乐,实则主昏臣暗,文贪武懦,世风日下,人欲横流,已如百病缠身之老人,沉疴难起,积重难返了。”
“所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