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胤续祖业,大明遂有涅?之日。”
天命帝听了肃王的话,心情不禁好了很多,也有了三分醉意。他挥着手中的玉如意,轻轻敲打果盘中的冰块,语气期待的问道:
“肃王弟,朕年号天命,真的有天命么?”
说完目光烁烁的看着肃王,身上多了一股力量。
“如何没有?”肃王正色道,“想想那朱棣,当年只是燕王,却以八百人起兵,结果还不是打到南京,硬生生的篡位了?”
“他这一支干的好也就罢了。可他和他的子孙是怎么干的?没一个成器!好端端的大明,教他们祸害成什么样子了?”
“太祖爷定的祖制,天下是长房的,不是燕藩的。长房没了,那就是有德者居之!哪一房抢到大位子哪一房做天子!燕王能做,庆王也能做!”
“陛下,当年朱棣只有八百人。陛下如今何止八万?这不是天命是什么?陛下改元天命,这就是天意啊。”
此时此刻,肃王也很希望庆王能成功。不成功,他也完了。
要是成功了,他就能成为有实际封国的藩王。
这是庆王的承诺。
庆王看看左右,低声说道:“可是你也知道,这些兵马不是朕的人,不会听朕的圣旨,他们只听太师的话。”
肃王也压低嗓门道:“那又如何?兵权是在太师之手,毕竟陛下是太师所立。可陛下却有天子的名分啊。”
“陛下进入河西不到一个月,就有好几万边兵投靠,归附陛下的河西百姓更有几十万人。难道他们是买拜的帐么?他们是买陛下的帐啊。”
“没有陛下,就凭?拜这点残兵败将,怎么能风卷残云一般,半个月就抵定河西,传檄而定?还不是靠着陛下的名望,靠着大明亲王的血脉?”
“再说,太师年过七旬,他已经老了,还能活几年?等太师一死,大权还不是陛下乾纲独断?河西这么多汉人,就是陛下的底气,陛下只需忍耐几年,一切就会否极泰来了。”
庆王不由深深看了一眼,心中对肃王有了更深的认识。
西北百姓都知道,庆王有德,肃王无德。
要说名声,自己这个庆王要比肃王好的多了。这也是为何这些蒙古贵族立自己为帝,却没有考虑立肃王。
因为肃王名声太差,烂泥扶不上墙。
可是庆王今日才发现,肃王其实是个很有城府的人,远不是沉湎酒色这么简单。
“陛下。”肃王给庆王倒了一杯酒,“这次大战,关系河西归属。太师为了打赢,对陛下也不会太过限制。届时出征祭祀之时,陛下可亲自到场,一来鼓舞士气,二来也在将士们面前露个脸。这是一个机会,不可错过。”
庆王点点头,从谏如流的说道:“肃王弟言之有理,那朕届时就亲自到场。”
“朕对太师其实还是感激的。太师也真是大才,不到一个月就凝固了人心,让朕在凉州再造大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