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
叶梦熊作为甘肃巡抚,是监军团中仅次于朱寅的文臣,他的话分量很重。
但是他的意见,朱寅却不以为然。
朱寅摇头道:“抚军此言差矣。河西百姓,亦是大明百姓,皇上赤子,所谓从贼附逆,也是贼军蛊惑,官吏欺压至此,他们怎么真的喜欢反叛呢?岂不闻水可载舟亦可覆舟?”
“河西汉番百姓三百万人,若是铁血杀戮,怕是越杀贼寇越多,河西就再无宁日。就算真的有用,杀光了河西百姓,收复河西又有何用?”
戚继光道:“当年东南倭乱,沿海很多百姓因通被杀,可倭寇越是越杀越多,越杀越强。究其根源,明着是通倭,其实是对官府不满。贪官污吏越多,盗贼就越多,造反的人也越多。光杀是没用的,终究还是一个治字。”
“如果跟着贼军日子反而更痛快,难道他们会因为是大明的百姓,就站在朝廷这边吗?”
朱寅道:“这就是今日军议第一个意思。河西很多军户支持庆逆,那是之前河西军户日子太苦。我军要尽快击败贼军,就要让他们知道,朝廷不会不管他们。”
“我准备上秦朝廷,在甘肃镇设立州府,改军户、马户为民户,并且免征赋税五年。另外,凡是不再归附伪朝的百姓,一律既往不咎。我希望诸位和我一起上奏。”
“否则,西北迟早会有人造反,造大反。”
朱寅知道,明末西北造反的主力,就是西北诸镇的军户。军户是最惨的,受到双层欺压,人身自由还不如农民。
民户受到州县官员管辖,就算吏治腐败,社会多少还在国家律法所及之处。
可是军镇就不同了。
戚继光点头道:“是该在甘肃设置郡县了。这军镇长期由各级军官管辖,实在是粗暴简单,军户生死荣辱,都操之军官之手,就算被无辜打死,也说是触犯军法,名为军户,实与奴隶无异。”
叶梦熊同意朱寅的方案。郑国望和郝运来也表示附议。
朱寅知道改军镇为郡县的提议很难被朝廷通过。因为涉及到的利益太大。可如果借着这次河西之变,只改甘肃一镇,还是有希望的。
朱寅说完了这些,这才说起军事。
“有南下逃难的商人送信,半个月来,贼军将劫掠搜刮到的粮草聚集在瑞安堡,堆积如山。足够贼军用两个月。贼军的计划是,两个月之内消灭我军,然后渡过黄河,夺取我军在陇西的粮仓和马料场。补充之后,再进攻关
中。”
“贼军已经团结起来,除了四万骑兵,还有几万附逆的边兵和大量军户,而且附逆者越来越多,一天要消耗多少粮草?可是河西粮草有限,粮草就是贼军最大的软肋。’
“若是瑞安堡的粮草被焚烧了,贼军必然军心大乱!”
戚继光点头笑道:“制军此言不错,贼军最大的命门的确是粮草。所以此战我军明攻凉州,实则剑指瑞安堡。只要瑞安堡的粮草被焚毁,一时半会儿筹集不到粮草,伪朝就大势已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