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止一个将领意图投降庆王。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只是明朝中期之后,众多边军兵变的延续罢了。
可是,即便很多汉人投降庆王,朱寅的情报网已经完全发力,对敌军了如指掌,就算庆王暂时占据河西,也不会持久。
他的情报和戚继光分享过,所以戚继光也很淡定,对战局很有信心。
李如松道:“相公所虑,就是末将所虑。军情十万火急,末将请求率领五千骑兵,提前结束修整,先行南下,牵制叛军占领河西,哪怕拖延一日两日,那也值了。”
他不知道朱寅的情报优势,当然没有朱寅那么笃定,心中对战局很是焦虑。
朱寅摇头道:“李将军的忠勇之心,我一定会?奏朝廷。不过李将军稍安勿躁,王师连番大胜,叛军惶惶如丧家之犬,就算占据河西,又能负隅顽抗多久?最多两个月,河西必会收复。”
“如今我军疲惫,最少要再修整两日,不宜立刻出动。”
李如松眼见朱寅胜券在握的神色,心中也踏实了很多,不再要求率军先行了。
三月来,朱寅已经在军中积累起很高的威信,没有任何人因为他年轻就胆敢质疑他。
朱寅既然智珠在握,李如松也就深信不疑。
跟着这种统兵文臣打仗,真是痛快啊。
两日之后,朱寅和戚继光率领大军,沿着弱水南下。
数日之内后,河西传来的军情连接而来。
镇番卫指挥同知投降庆王,迎庆王入关,镇番卫将士高呼万岁。
随后,永昌卫指挥使在永宁堡战死,余部投降庆王。
接着,以庆王为旗号的蒙古大军,兵临凉州卫城。当日城破,千户杀凉州指挥使,投降庆王。
“太子”朱帅锌下令斩杀凉州豪族,宣布他们为国贼,将他们的家财分给蒙古骑兵和归附的汉人军户。
很多汉人军户,斩杀百户、千户,夹道欢迎庆王。短短数日间,归附庆王者数以万计。
西海蒙古酋长真相的大军出祁连山渡过黄河,打着庆王的旗号,攻占肃州和甘州。肃州卫指挥使投降,甘州指挥使自杀殉国。
大小松山酋长率领五千骑兵,同样奉庆王旗号,攻占了兰州,俘虏了肃王一家。接着,押解肃王北上凉州,交给庆王。
西宁卫百户杀指挥使,发动兵变,投降庆王。
事情太诡异了。庆王明明是个傀儡,可是不但很多汉人效忠,就是很多蒙古人和番人也效忠了。
五月二十七,庆王在凉州正式登基称帝,国号大明,年号天命。
改万历二十年为天命元年。
同日,?拜和鄂尔多斯残部贵族,奉庆王为天命汗,盟誓奉庆王为汉、蒙、番诸部共主。
走到这一步,所谓的天命帝,已经没有回头路了,他只能一条路走到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