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 “在下哪敢欺瞒?两位道长,抚军亲率五百人,以身犯险,甘当诱饵吸引鞑靼大军。鞑靼大军一万人攻打,抚军却岿然不动。而鞑靼人必然已经损失惨重,军心荡然,这还不是大捷?这就是大捷啊。
郑国望和郝运来面面相觑,居然无言以对。
数百人硬抗一万敌军,坚守到现在,这难道不是大捷?
似乎也是啊。
这个魏忠贤,实在是太好了。
可转而一想,若非魏忠贤使诈蒙骗,自己听到朱寅被鞑靼大军围困的消息,多半为了后军安危,不会连夜出兵。
主帅的确重要,可是主帅又没有大军重要。站在朝廷和皇帝的立场,一万三千大军肯定比主帅分量更重。
在朱寅已经陷入重围,可能已经战死或者被擒的情况下,最稳妥的法子不是立刻出兵救援,而是保住一万三千大军。
因为就算出兵救援,多半也来不及了,反而会被张网以待的敌军伏击。
那么,拒绝出兵就是老成稳妥之策,朝廷也挑不出错。
谁知,魏忠贤居然谎报剧情,硬生生骗了自己率军前来。倘若因此中了鞑子的伏击,岂不冤死?
两人连杀魏忠贤的心都有了。
熊廷弼听到这里,恨不得开怀大笑。
很好,抚军相公没事!还将鞑靼大军钉在这里!
却见魏忠贤忽然大声道:“两位道长,李将军,熊将军!抚军相公就在那丹霞地坚守,鞑子大军伤亡惨重,士气低落,已经被抚军相公重创,正是一举歼灭之时!”
“你们可是赶上了好时候!这可是抚军相公为你们创造的立功机会,机会稍纵即逝!鞑靼大军快要发现我军了,趁着他们还没有逃走,果断出击!”
郝运来和郑国望本来还想问罪魏忠贤,可此时又被他的话牵引,一时间也顾不得问罪了。
因为魏忠贤说的对,此时的确是千载难逢的破敌良机!
这个机会,是朱寅创造的。
他们虽然是朱寅的对头,也不可能放弃这个战机。
郑国望一张俊美的脸蛋涨的通红,忽然拔剑喝道:
“大丈夫建功立业,就在此时!鞑靼大军必然疲惫,抚军还在坚守,传本官将令,全线出击!李将军!你统带骑兵率先攻击,两翼包抄!”
“熊廷弼!你率一千五百江南步兵,紧跟骑兵突击!”
“张炯!你率本部三千兵马,保护粮草辎重!”
“剩下的兵马,随本官和道长,中间突破!”
“郝道长,你可有异议?”
郝运来的官职和监军之权虽然和郑国望一样,可他是郑氏党羽,当然要唯郑国望马首是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