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是我喜欢贝勒么!居然在皇宫见到了我喜欢贝勒啊。没想到我喜欢贝勒这么厉害,成为汉人中能中状元的读书人。
额亦都汉话很差,却知道状元这两个字的分量。
只是,朱寅没有发现额亦都。就算发现,这种场合之下也不好相见。
等到状元传胪结束,又传胪榜眼,却是焦?。
朱寅心中暗笑。历史上的状元,成为榜眼了。
榜眼传胪后,又传胪探花。探花是历史上的榜眼,吴道南。
但是他们的体面,就不如状元了。
传胪大典之荣耀,状元一人独占三分。
一甲前三名传胪结束,就是二甲,然后是三甲,都是唱名之后上前谢恩。
但是,每人只唱一次名,而且唱完之后,二甲所有人一起谢恩,三甲所有人一起谢恩。不像三鼎甲那样每人单独谢恩。
唱名礼仪结束之后,礼部官员宣旨,正式授予朱寅等三人进士及第,陶望龄等六十七人进士出身,卫勋等两百七十七人同进士出身。
礼部宣旨毕,就是授官了。
三鼎甲的厉害之处,此时就体现出来了。
传胪大典虽然会授官,却只授予三鼎甲官职,也就是榜下立授!
至于二甲、三甲,不好意思,暂时并不授官。
要么六部观政,要么参加翰林院朝考。快的要等半年,慢的要等两三年,才正式授予官职。
哪像三鼎甲,不但榜出立即授官,而且起步就是翰林官!
传胪官收了传胪帖子,吏部侍郎沈一贯立即出列,按照制度持笏奏道:
“传胪已毕,吏部请旨授官一甲三名。”
授官是吏部的事,这个环节就是沈一贯主持了。
沈一贯继续道:“按例,状元及第授予从六品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授予正七品翰林院编修。”
“不过,吏部记载过朱寅的功劳。请旨陛下,究竟如何授官。”
说到这里,他就不说了。
群臣脸色顿时十分精彩。
因为接下来,就是皇帝表示按例授官。虽然皇帝同意只是个形式,但这个形式必不可少。
是啊,朱寅可是立功过的,在吏部是有记载的,陛下之前没有赏赐银子,说朱寅如果做官可加一级授官,这是考功司记载在案的。
那么朱寅应该怎么授官呢?
照常授官,那么就是致陛下食言,君无戏言啊。朝廷应该赏罚严明,岂能儿戏?何况又是大家都知道的事。
司礼监掌印太监田义小声万历道:“爷爷,朱寅立过功,吏部考功司有记录。按照陛下旨意,朱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