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奇、羡慕,却并没有停下来见礼攀谈的意思。
文人心气都很骄傲,尤其是即将参加会试的新科举人们,都认为自己是天之骄子,没有谁肯巴巴的主动来亲近朱寅这位最年轻的解元公,免得妨害自己的文运。
大家都是举人,都要参加会试,如今还没有开考,谁比谁差?你是解元又如何,就一定能中么?
南直隶的举人倒也罢了,他们知道朱寅有真本事,这个解元得来的还算公正。南直的举子们就算嫉妒,也不得不佩服。
可是两广、福建、河南、山东的举人们,却多多少少心中不服。嫉妒也好,质疑也罢,反正对江左朱郎、大明神童的名头都有些不以为然。
十一岁的解元?怕是故意制造祥瑞的噱头吧。难道南直隶无人了,使得稚子成名?
朱寅心中有数,当然也不会热脸贴冷屁股,主动下马和路上不认识的举人叙礼结交。大家一起赶考,都是竞争者,横竖各走各的路,看谁笑到最后。
你们不服我,我就拿个一甲给你们看看。
万历时期的会试、殿试考题,以及考官,他都记得很清楚,早就精心备好了文章,加上比任何人都了解万历,不出意外最差也是二甲,一甲也有很大把握。
有这种buff叠满的作弊神器,就算状元也不是完全没指望啊。
朱寅也见到了几个熟人,除了运来,还有朱国祯。
朱国祯本来是去年的解元,结果被自己夺了解元,屈居第二。他是历史上的名臣,今年也会中进士,但名次并不靠前,好像连二甲都没上。
但牛人就是牛人,就算只是三甲,也在明史上大名鼎鼎,还是当过首辅的。
“文宇兄!”朱寅见到朱国祯,主动下马致意,“相逢于道,小弟惊喜莫名。”
年过三十的朱国祯微笑着拱手道:“雅虎来的也巧,咱们刚好一起入京。你是住店还是住寺?我建议最好住寺。’
朱国祯有长者之风,看到朱寅年幼,对自己又很知礼,就想提醒一下。
朱寅却是粲然一笑,“谢文宇兄提醒,小弟早就托人找好了京中内城明时坊的慈云寺。”
朱寅早在去年,就派虎牙特务在北京慈云寺,定下了今年春天的住宿。
包了慈云寺整整一个香客院,三个月的时间!
只有老于世故的举人才知道,入京赶考若是没有合适住处,最好是住寺院,没办法才住客栈。
因为寺庙更宽阔、更安静、更安全,不像客栈那样鱼龙混杂、噪杂热闹,一不小心就失窃被盗。
所以每到大比之年,北京不但客栈生意火爆,城中各处寺庙也是香火大盛。
无论是佛寺、道庙、城隍庙、文昌庙、关帝庙,都是考生们首选的下榻之处。
朱寅不但早早定下了寺庙住宿,还是距离贡院考场最近的慈云寺,相距不到一里路,距离棋盘街的礼部衙门也不远。
&n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