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
丁火根一脸敬服的说道:“节帅真是天纵奇才啊,这燧发枪可比之前的火铳强多了。”
“以前的火铳,明军用的动辄炸膛,火铳手都不敢用。能用十次八次不炸膛,都是运气了。”
“就是洋夷造的火枪,虽然很难炸膛,但雨天就不能用,一刻钟最多打六枪,瞄准也难。”
“可是这燧发枪更难炸膛,雨不大也勉强能用,一刻钟能打九次,瞄的也更准,插上短刀,还能当矛用。”
“造价嘛,也就四两多银子,比明军火铳贵不了太多。”
戚继光说道:“好是好,但仍然不能替代刀枪弓箭。一刻钟发射几次,可是九分之一刻的工夫,甲兵能冲锋百丈远,骑兵能冲锋两里。”
“可是火枪二十丈外就不能破甲,五十丈外就无法伤敌。更别说百丈,两里了。
“而且,一旦雨天就难以使用。对火药弹丸的消耗也很大,需要很多骡马运输弹药。”
朱寅闻言,顿时沉默不语。
义父说的对啊。即便他造出了爆发枪,可取得的优势也很有限。
火枪手发射一次的时间,最少需要一分钟,甚至两分钟。
而且五十米外就很难破甲。百米外杀伤力也很小了。
这是什么概念?就是你只有打一枪的机会。你一枪打完,敌人也冲到眼前了。
更别说对后勤的依赖有多大。
所谓的三段射击,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丁火根也点头道:“的确如此,但火枪手比弓箭手好训练的多啊。火枪手一个月就是熟手,补充也容易,弓箭手呢?起码三年。善于白刃搏杀的精锐,三年都难以训练出来。”
“就算一个拼一个,火枪手也能拼的起。一个农夫训练十天半月也能干掉一个精锐。或许,这才是火枪最大的优势?”
朱寅叹息一声。丁火根说的对,这的确是黑火药火枪的最大优势了。
至于可靠性,杀伤力和火力持续,并不能压制弓箭。
淘汰骑兵的是现代枪炮,不是燧发枪啊。
PS:我对技术、火器这些东西不太感兴趣,也缺乏太多了解,所以这一章写的很累,写的也很辛苦,但又不能省略,总要交代一下,抱歉,蟹蟹指正。晚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