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时无两,无人敢撄其锋。
如今的朱家正在破土动工,修建宁采薇设计的百亩巨宅。
为了修建豪华巨宅,宁采薇聘请了南京最好的能工巧匠,还斥巨资购买大料,不计成本。
田义转送的两百个教坊司官奴,也到了朱家宅院担负起各项杂务。
来明朝不到两年的工夫,穿越者已经家大业大。
田连阡陌,金银满仓,牛羊成群,奴仆成行。
这家业一大,人口一多,就不能和以前一样随便了,规矩当然都要立起来。
宁采薇任命年仅十七岁的靳云娘为家政总管,管理两百多个有奴籍的家政员。下面再设立三级阶梯:管事,干事,执事。
任命丁红缨为女卫队长,统领嘎洛、薛素素等一群女卫,作为自己的贴身护卫。
朱寅也正式任命兰察为护卫总管,统领老、新护卫。按照武艺和资历,分为甲乙丙丁四等。
家政制度和护卫制度,也都制定出来开始实行了。
家政体系、家卫体系、情报体系(录事寮)、商业体系(宁寅商社)、社团体系(宣社),这五大系统,都有了管理机构。
随着朱家的发迹,朱家不论主仆都水涨船高起来。
整个青桥里都知道,就是朱寅的狗和鹰,吃的伙食都让人羡慕。
朱家虽然后来居上,成为青桥里第一大户,可与此同时朱家的口碑却又越来越好。
很多人说宁采薇是乐善好施,观音下凡。朱解元扶危救困,急公好义。
就是在朱家的银行借贷,也只有一成利息,比高利贷强的太多。
朱寅和宁采薇又忙了几日,到了九月底,就要动身出海了。
..........
九月二十二,壬午,宜远行。
利有攸往,利涉大川。
朱寅等人悄然出海,五日后到了舟山群岛,又来到分别九个月的岱山岛。
戚继光和徐渭夏天就来岱山,已经几个月了。
他们一直等着朱寅到来。因为他们比朱寅更早知道吕宋的消息,一致认为应该拿下吕宋。
乡试已经过了,也不知道朱寅有没有中举,多半考不中啊。
他们不知道,朱寅不但中举,还成了十一岁的解元,名动江东了。
这天,戚继光一如既往的督导练兵。徐渭写了五六百字的《夏神纪》,再次拎着一壶酒,去看岱山铁厂的炼铁。
徐渭来到岱山岛后,才确定朱寅在海外拥有了一个小小的基业,岛上不但有两万多人口,大量工匠,还能动员数千兵马,还在建铁厂、造火器、建新船...
朱寅的八旗制度,不但很适合人口稀少的情况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