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边的磨坊里、水车坊里,正在赌钱下注。除了赌客之外,看客挤到门外。
大戏台之下,正有七八对打着赤膊的男子,在捉对的角?。
观众围了一圈,不住喝彩叫好。
朱寅看着角?手们的相扑比赛,感到有点意外。这些相扑手只穿一条鼻窦裤,头戴网巾,身上都有刺绣,刺的都是猛兽。
而且一个个身体强壮,高大魁梧,气息彪悍,一看都是雄健有力的壮士。
“嗨!”
“嚯!”
一对对高大雄壮的角?士,发出一声声低吼,身上的肌肉遒劲如铁,相互角力,满头大汗。
隔着几丈远,就能感受到角?士身上的那股勃勃之气。
文风迷醉的晚明,尤其是风气柔弱的烟雨江南,居然也能看到这种阳刚十足的民间娱乐。
角?相扑是华夏的传统活动,明朝仍然流行。相扑在唐朝传入日本,后来也成为日本的国术之一。
看来,哪怕到了晚明,汉家民间也不是没有勇士。
可是到了清朝就消失了。
“这些角?士,也是青桥里的么?”朱寅问赵婵儿。
赵婵儿回答道:“都是青桥里本地人,只是喜欢角?而已。每年获胜的人,还代表青桥里,去城里的角?馆比赛呢。
朱寅和兰察等人在看角?,宁采薇和丁红缨等人却在看蹴鞠。
宁采薇没有想到,明朝还有蹴鞠,而且还这么流行。
可到了清朝,源自春秋时期,拥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华夏蹴鞠就几乎消亡了。
但见一群人分成两组对抗,热火朝天的争抢一个毛茸茸的皮球。
那皮球比足球稍小一些,弹性和滚动性都不如足球,所以蹴鞠场也没有足球场大。但球门比足球门也更小。
而且门像篮球网一样,悬在空中,离地一丈。
但只有一个球门。
可是其实,仍然算是两个门。因为球门高悬在球场中间,一队必须从东边射门,另一队必须从西边射门。
双方对抗的人,各自有十二人。
宁采薇见到,二十四个球员都是背着手,甚至袖着手。显然和足球一样,不许用手。
但头、胸、腹、膝、臀都可以用。
尤其是他们带球的动作,令人眼花缭乱。
宁采薇实在看不出,这种蹴鞠和后世足球有什么本质区别。最大的区别,或许就是一个球门?
至于后世西方足球是不是源自华夏蹴鞠,宁采薇不知道,却越看越是怀疑。
实在太像了。
蹴,脚踢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