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形。
想动他,无异于在泥潭里拔出深陷的木桩,稍有不慎,非但拔不出桩,反而会让自己陷得更深。
但这并非死局。
今天的常务会,就是他吹响的总攻号角。
证据在手,大义在握,他占据了道义的制高点。
即便韩光达根深蒂固,也必须在“组织原则”
这面大旗下有所收敛。
文兴海将目光收回,缓缓落在了韩光达的脸上。
他没有直接反驳方才那位干部的观点,那会显得他刚愎自用,听不进意见。
他选择将皮球踢给事件的另一个核心。
“韩书记,你是项目的总指挥,对情况最了解。
刚才同志们的顾虑,你也听到了。
你的看法呢?”
会议室里所有人的目光,瞬间聚焦到了韩光达身上。
韩光达将手中的茶杯稳稳地放在桌上。
“文市长,同志们,我的态度很简单,四个字,服从组织。
市委市政府的任何决定,我个人都坚决拥护。”
他先是表明了姿态,滴水不漏。
“不过,既然市长问到我的看法,那我也谈几点实际情况。
江南新区这个项目,体量大、周期长、牵涉面广。”
“上到国家部委的审批,下到每一个村的拆迁补偿;左到十几家银行的联合贷款,右到几十个国内外投资方的合作协议。”
“这里面的关系,就像一张网,环环相扣。
现在项目到了主体封顶的关键期,就像一台高运转的机器,每一个齿轮都在它该在的位置上。
这个时候,突然把动机换掉,我是担心,整台机器都会停摆。”
他顿了顿,让在场的人有时间消化他的话。
“这么说吧,这个项目,现在就是一锅煮沸的油,稍有不慎,就会炸锅。
里面的利益方、施工队、乃至一些背景复杂的拆迁户,哪个是省油的灯?”
“换个人来,光是理清这些线头,怕是就要半年。
到时候,工期延误、资金链断裂、省里的问责,这些压力,谁来扛?”
“我不是说我韩光达有多大能耐,只是在这个位置上待久了,跟各方都磨合得差不多了,知道哪个雷不能踩,哪根线不能碰。
换了新手,我怕他好心办坏事,把局面彻底搞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