逾期或材料不符合要求,将导致该议题无法按计划提交政府常务会议审议。
这字字句句,敲在周凯的心上,不啻于一记响亮的耳光。
他原本指望的是陆江河亲自上门,低声下气地来求自己。
他甚至在办公室里,默默演练过几次到时候该如何拿捏陆江河的场景。
结果呢?
陆江河根本就没拿他当回事。
没有电话,没有请示,更没有登门拜访。
直接跳过了他这个分管副市长,选择了最直接、也最具压迫性的方式——公事公办。
一纸公函,直接将球踢给了环保局,也间接将了周凯一军。
如果环保局按时提交了材料,那说明他周凯之前的所谓“程序”
纯属多余,是他个人在其中作梗。
如果环保局提交不了合格的材料,或者逾期不交,那么耽误政府常务会议议题的责任,环保局要担,他这个分管副市长同样难辞其咎。
周凯的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
他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被动与恼怒。
这种感觉,和之前生的事相比,更加让他难受。
那一次,至少还是面对面的交锋。
这一次,陆江河却连面都懒得见,直接用官方文件来压人。
这让周凯觉得自己像个跳梁小丑,一番精心算计,结果却被对方视若无物。
其实,若是周凯从一开始,态度就不那么高高在上。
如果他不存着那些敲打、拿捏陆江河的心思。
如果他能早一点认识到陆江河的行事风格和潜在能量。
那么,这次黑臭河治理材料的事情,或许本可以成为他与陆江河修复关系,甚至建立良好工作互动的一个绝佳机会。
一个新任的秘书长,一个有背景、有能力的年轻人,若是能主动示好,对周凯而言,并非坏事。
可惜,没有如果。
官场的人情世故,往往就是这般微妙而残酷。
一念之差,一步之错。
小小的误会,便可能因为各自的立场、算计和面子,不断酵,持续升级。
直至双方的隔阂越来越深,猜忌越来越重。
最终,演变成难以弥合的裂痕,甚至走向不可挽回的对立局面。
周凯此刻心中的憋闷与怒火,正是这种官场生态的真实写照。
他知道,陆江河这一手,出得又快又狠,让他几乎没有多少转圜的余地。
而那个年轻人,此刻恐怕正在自己的办公室里,从容不迫地等待着结果。
然而,即便胸中怒火翻腾,周凯也并未打算就此妥协。
他深吸一口气,目光落在办公桌前垂手侍立的秘书陈辉身上,紊乱的心绪竟奇迹般地平复了些许。
陈辉见周凯脸色稍缓,开口问:周市长,那……我们现在怎么办?环保局那边,是不是让他们配合一下陆秘书长的工作?
周凯沉吟半晌,指尖无意识地在光滑的红木桌面上敲击着。
片刻后,他缓缓点头:这个陆江河,年纪轻轻,办事倒是有几分雷厉风行的意思。
不过,环保局那帮老油条,也不是省油的灯。
你下去跟他们说,材料,按市政府办的要求,尽快准备,送过去。
陈辉应了一声,正要转身。
周凯:等等。
陈辉停住脚步,躬身候示。
周凯说道:“材料是要交的,程序也要走到。
陆秘书长年轻,要求高,这是好事。
但环保局同志们的工作也有他们的实际困难,那条黑臭河的问题很多年了,整理起来千头万绪。”
“你跟环保局的同志交代一下,务必把情况讲清楚,材料要全面,要真实,不能有遗漏,好的坏的,都要体现出来。”
“让他们理解,我们市政府对这项工作是非常重视的,每一个细节都不能马虎。
也要让他们知道,时间紧,任务重,但工作的细致性,更是关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