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首次攻击中,布防在东北侧的一个独立旅和驻守东侧要点的一个步兵师,在夏军的炮火中直接溃散,慌不择路的一路撤退,直到114军驻地L城才停下脚步。
面对这一突发形势,象国114军果断将军指挥部后撤了约70公里,留下一个步兵师又一个独立旅防守L城,并将原驻守L城的两个独立旅调往北线,一个装甲旅调往东南,拉成了一个沿着斯卡山和达克山之间,以山间道路为线,以核心城镇为战略要点,微微凸出的弧形防线。
在这条防线背后,沿着几条退往西南的公路,又布置了第二道阻击防线。
应该说,这个布置整体上没什么问题,如果不考虑对手的话,已经算是最为稳重的一种防御方式了。
4月13日,夏军同时在南北两线同时动手。
由于整个象军第114军的防守区域丛山林立,交通连接较为困难,经过象国多年的整修,勉强以公路网做了连接。
从高空俯瞰下去,我们可以大略的把这个路网,看成是一个并不完全对齐的三纵三横的路网。
东边第一道南北走向的纵向公路,由于两侧的山地据点已经全部被夏军拔除,整体落入了夏军掌控,夏军的工兵部队正在加速修建从夏国国内往这第一纵公路的连接道路,计划在三到五天内打通地面后勤补给线。
第一纵到第二纵之间的三条横路,我们分别命名为一一横,一二横,一三横,其中,前面一个数字,代表起点是第一条纵向公路,后面一个数字,代表是两纵之间连接的第一条横向公路。
一一横与第二纵的交点,就是原象国第114军军部,现在被重兵把守的L城。
一二横与第二纵的交点,是K城,这里象军摆放了一个第13师,加一个13独立炮兵旅。
一三横与第二纵的交点,是S城,这里的防守部队,是象军的一个制服总队,一个侦查连队,加上部分象国教大同会的准军事成员。
之所以一三横这里的部队相对较弱,是因为从这里往东,是象军重点布防的前沿山口据点,那里曾经部署着象军最精锐的山地防御部队,以这里为基地向东,压迫夏国的长颈天鹅湖。
也叫BG湖。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然而战争一开打,憋着一口气的夏军,以绝对优势火力一举摧毁了象国的山口据点,以至于象军还来不及完成第二条战线防守调动。
南部的预备队已经在往前提,L城的装甲旅也在增援,但具体什么时候能抵达一三横防区,就看象军的作战决心了。
在攻击策略上,夏军选择了先让过重兵布防的L城,南线地面攻击,北线空降侧击。
13日凌晨,夏军再次发动了炮击,主要打击目标为象军可能存在的疑似炮兵与空军目标,同时重点摧毁信号站,电网枢纽等设施,遮蔽象军的通讯与电子侦查。
战场南端,以一个山地打击旅为先锋,两个轻型合成旅保持十五至二十公里的间隔,由空军部队和机甲部队在两侧山峰提供掩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