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是不约而同地从书包里掏出白天制作的手工灯笼,虽然那些灯笼本身并不能发光。
“一、二、三!”领头的孩子喊了一声。
稚嫩的童声再次响起,这一次,不再是在封闭的礼堂,而是在这片被黑暗吞噬的街区。
孩子们自发地围成一个又一个圆圈,将他们的手工灯笼举过头顶,一遍又一遍地朗读着那句誓言。
变化,在第五分钟时发生了。
离他们最近的一盏路灯,灯丝闪烁了一下,微弱的光芒仿佛风中残烛。
紧接着,是第二盏,第三盏……光芒越来越稳定,越来越明亮。
一道道肉眼可见的光流,如同拥有生命的溪水,顺着地下排水管的金属网格蔓延开来,最终汇聚向街角一口早已废弃多年的光井!
嗡——
一声低沉的共鸣从地底传来,那口古老的光井冲天而起一道柔和的光柱,瞬间照亮了半个街区。
监控中心的数据流瞬间被引爆,一条加急警报弹出:检测到首个由未成年人主导的群体性光井觉醒案例!
更令人匪夷所思的一幕,发生在人群中的一个特殊孩子身上。
他叫小明,是班里的一名盲童。
在所有人因光芒重现而欢呼时,他却侧着耳朵,伸出小手,指向一个无光的角落,清晰地说:“光宝宝,你跑到那边去了,别怕。”
他摸索着走到一根灯柱旁,小手轻轻贴在冰冷的金属上,用安抚小动物的语气说:“出来吧,别怕,我们都在。”
下一秒,一个拳头大小、通体剔透的光团,小心翼翼地从灯柱的阴影里浮现出来。
那正是传说中,只有在光核能量极度纯净时才会诞生的“光婴”。
它好奇地围绕着盲童旋转了整整三圈,亲昵地蹭了蹭他的指尖,然后才“噗”地一声,心满意足地沉入了地底。
闻讯赶来的专家团队立刻对小明进行了无伤害脑波检测,结果让所有人倒吸一口凉气。
他的脑波频率,在与光婴接触的瞬间,竟与数据库里封存的初代光核频率,达到了惊人的99.7%的吻合度!
“这不是天赋,甚至超越了天赋。”苏晚晴的声音带着一丝颤抖,低声对楚牧之说,“是纯粹的信任。当你的世界里一片黑暗时,你对‘光’的渴望和信任,会比任何能看见东西的眼睛,更敏锐,更强大。”
夜色渐深,楚牧之准备离开。
他回头望去,只见春藤路小学的教学楼外墙上,不知何时用投影打上了一幅巨大的画面。
那是由上百个孩子们的小小手印汇聚而成的一句话:
“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他停下脚步,任由小黑悄无声息地趴上他的肩头。
远处,一队小学生正举着他们自制的小灯笼,像一串流动的萤火虫,护送着一位步履蹒跚的老人回家。
风吹过,那些纸灯笼的骨架轻轻碰撞,发出簌簌的声响,像春天的心跳,温柔而坚定。
与此同时,城市光网核心,那口被孩子们唤醒的废井族谱信息流中,一个全新的词条被自动写入,并赋予了最高权重。
“启蒙无龄界。”
楚牧之收回目光,深深吸了一口气。
他能感觉到,空气中有什么东西不一样了。
这股由孩子们点燃的火种,正以一种超乎想象的速度在城市的肌理中蔓延。
它不再仅仅是一项技术,一种能量,它正在成为一种信仰,一种身份认同。
这风里,似乎酝酿着某种截然不同的呼吸声,一种崭新身份的集体心跳,正从城市的无数个角落里,悄然苏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