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还高的工具袋,里面装着各种电工胶带和钳子。
她没有说话,只是默默地走到梯子下,开始整理地上的线路。
紧接着,一个略显蹒跚的身影也走了过来。
是退休前在电厂干了一辈子高级电工的张爷爷。
他提着一个专业的工具箱,对着电线杆上的楚牧之喊道:“小楚,主线不能那么接,线芯老化了,得加个分流器!我带着呢!”
一个人,变成了一支队伍。
四个人,三小时,三条主线路被成功修复。
没有系统的指令,没有信念盒的催促,全凭最原始的互助与信任。
当晚,楚牧之回到屋里,桌上的信念盒竟自动开启了。
没有预兆,没有任务完成的提示音。
一颗折叠的纸星静静地从盒中飞出,飘落在他手心。
他展开纸星,背面写着一行娟秀的字:“你替别人扛下了风雨,所以我愿意替你点亮一盏灯。”
楚牧之脸上没有一丝笑意。
他只是将纸星对折,小心地夹进了笔记本里。
这一次,他不想再依靠这种被动的“奖励”来确认自己行为的价值。
“滴。”手环传来一声轻响。
苏晚晴发来一条信息:“后台日志分析完毕。‘签收队列’系统并未拒绝你今天的自主行动,反而新增了一条隐藏备注:‘协作模式优于个体英雄主义’。”
片刻后,她又发来一句:“你明明可以等它发布一个‘维修路灯’的任务。”
楚牧之看着自己被晒伤、布满划痕的手臂,回道:“等来的光,总有一天会熄灭。自己亲手点亮的,才不怕风吹。”
屏幕那头沉默了许久。
苏晚晴默默地将楚牧之手绘的那张轮值表,用高精度扫描仪录入了自己的离线数据库,并在文件旁加了一句注释:“社区自治协议雏形,建议纳入长期观察与支持计划。”
深夜,院子里恢复了宁静。
楚牧之准备关门,下意识地看了一眼门槛。
往常这个时候,小黑总会准时蹲在那里,用尾巴扫着地,等他一起进屋。
可今晚,门槛上空空如也。
他心里咯噔一下,找遍了屋子的每个角落,最后在那个沉寂的信念盒前,发现蜷缩成一团的小黑。
它睡得很沉,像是被抽干了所有力气,一只爪子却死死地压着一张新出现的纸条。
楚牧之轻轻将纸条抽出,上面的字迹比以往任何一次都更加潦草,仿佛是在极度匆忙中写下的:“它开始自己选择路径了。”
这个“它”,指的是系统。
楚牧之的心瞬间沉入谷底。
过去每一次关键的节点,无论是危机还是机遇,小黑都会提前给他预警。
它是系统与他之间一个非官方的、带着温度的信使。
而今晚,系统显然绕过了它。
就在这时,窗外猛地一亮!
不是手电筒,也不是某户人家的台灯。
而是覆盖整个社区的所有路灯,在同一瞬间,被一股无法抗拒的力量远程激活,齐刷刷地亮了起来。
光线穿透窗户,将屋子照得如同白昼。
但那光芒并非温暖的橘黄,而是一种毫无温度的、近乎惨白的亮色,冰冷而锐利,仿佛手术台上的无影灯,将一切阴影驱逐得无处遁形。
楚牧之手环的离线网络疯狂震动,一条最高权限的系统通告强制弹出:“第92位签收人已接入网络。接入路径:自主激活。”
楚牧之走到窗边,看着外面那个被白色强光笼罩的世界。
黑暗被彻底驱散,可一种比黑暗更深邃、更粘稠的不安,却从那光芒的源头弥漫开来,缓缓包裹住整个夜空。
空气似乎都变得冰冷而稀薄,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铁锈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