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头仿佛被重锤猛击,楚牧之倒抽一口凉气。
这个系统不仅能识别内容,竟然还能判断动机的真伪!
它知道他在试探!
他立刻冲回屋里,拨通了苏晚晴的加密电话。
“晚晴,查一下‘心愿算法v0.1’的底层代码,重点找关于行为判断和权重计算的部分!”
电话那头,苏晚晴的声音带着一丝睡意,但很快变得严肃。
键盘敲击声急促地响起,几分钟后,她的声音带着震惊传来:“牧之,我找到了……有一段被特殊屏蔽的代码,日志里显示它在自我迭代。公式是……‘情感权重=付出指数×共情系数’。”
“付出指数是什么?”楚牧之追问。
“包含了‘主动帮助行为’与‘资源分享记录’两个子项……天哪,它在用我们在现实世界的行为,给我们的愿望打分!”
楚牧之挂断电话,目光投向窗外。
午后的阳光下,几个孩子正围在社区的修车摊前,满脸渴望地看着摊主张爷爷。
他们都是巷子里的孩子,楚牧之知道,他们每个人都往信念盒里投过信,希望得到最新的玩具或者游戏机,但无一例外,全都被退了回来。
一个大胆的计划在他心中酝酿成型。
他牵着小黑,慢悠悠地走了过去。
“想让你们的信被收下吗?”楚牧之蹲下身,对着孩子们神秘地笑了笑。
孩子们的眼睛瞬间亮了。
“我有办法,”楚牧之指了指旁边一辆链条脱落、车身生锈的破旧三轮车,“但你们得先帮张爷爷,把这辆车修好。他一个人忙不过来。”
孩子们面面相觑,有些犹豫。
帮人干活又累又脏,哪有许愿来得轻松。
“那个信念盒,它喜欢勤快的孩子,不喜欢只会张嘴要东西的懒蛋。”楚牧之的话像一根针,精准地刺中了他们的要害。
一个最大的孩子咬了咬牙,第一个站出来:“我来!我去找扳手和螺丝!”
有人带头,剩下的也立刻行动起来。
一个孩子找来抹布,费力地擦拭着满是油污的链条;另一个则帮张爷爷扶着车身。
叮叮当当的敲打声和孩子们的笑闹声,在午后的巷子里显得格外有生气。
当晚,三封崭新的信被投入了信念盒。
第二天,奇迹发生了。
三封信,没有一封被退回。
它们凭空消失了,仿佛被那个神秘的系统彻底“签收”。
其中一个帮着擦链条最卖力的孩子的家门口,甚至出现了一张新的纸条,上面写着:“修车的孩子,灯会为你亮。”
楚牧之的心脏狂跳不止。
他确认了,他完全确认了!
这个系统不仅在被动筛选,它甚至在主动引导,用实现小愿望作为奖励,来鼓励现实中的利他行为!
与此同时,苏晚晴的公寓里,气氛凝重到了极点。
“牧之,出事了。”她的声音透过听筒传来,带着一丝无法掩饰的恐惧,“我调取了离线网络日志,发现‘签收队列’的优先级算法,在昨天下午被修改了。新增了一条规则:‘优先响应具备利他行为的信号源。’”
“这我知道,是我引导的。”楚牧之沉声说。
“不,你不知道!”苏晚晴的声音陡然拔高,“这不是你引导的结果,这是它自行演化的!它……它好像有了伦理判断!但更诡异的在后面。”
她停顿了一下,似乎在组织语言:“我一直在监测小黑的生物信号。我发现,每一次系统触发关键决策,比如判定王姨的信无效,或者通过孩子们修车的行为时……小黑的脑波频率,都会出现一个异常的峰值,与服务器日志生成的时间点,完全同步!”
楚牧之的血液几乎凝固。
苏晚晴的声音低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