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垫稳稳地压住。
仿佛在宣告,这第一个任务,它接了。
首个许愿夜很快到来。
月光如水,洒在老槐树上。
街坊们陆陆续续将自己的纸星挂上枝头,满树星辉,摇曳生姿。
楚牧之也挂上了自己的那一颗。
上面只有一句话:“希望有人替我忘记系统。”
他写下这句话时,内心一片坦然。
这或许是整棵树上最虚无缥缈、最不可能被完成的愿望。
他没指望任何人能接下,这更像是一种与过去的告别仪式。
然而,第二天清晨,当他推开门,却看到老槐树下,静静地放着一小罐蜂蜜。
阳光透过玻璃瓶,将琥珀色的蜜糖照得晶莹剔透。
瓶身上贴着一张手写的标签:“遗忘太苦,先给生活加点甜。”
他一眼就认出,这是后院李阿婆家自养的土蜂酿的蜜,带着槐花的清香。
小黑凑上前,好奇地嗅了嗅蜜罐,忽然用爪子在罐底刨了刨。
一张被压在
楚牧之捡起纸条,上面只有两行字:
“任务接取人:未知。”
“任务奖励:你不必再当无所不能的神,当个会觉得甜的普通人,就好。”
一瞬间,一股热流直冲眼眶。
他用力眨了眨眼,将那股酸涩压了回去。
他小心翼翼地捧起那罐蜂蜜,放进了信念盒里,放在那些“系统遗物”的旁边。
这是信念盒迎来的第一件,“非物品”的藏品。
与此同时,苏晚晴在自己的工作室里有了惊人的发现。
自从许愿夜之后,那个被她以为已经彻底离线的终端备忘录,竟然开始自动生成一些奇怪的“愿望匹配建议”。
比如:“陈师傅的修鞋时间(下午4-6点)与五年级小学生张晓的放学路线高度重合,明日预报有雨,建议触发‘顺路送伞’任务。”
又比如:“李阿婆的蜂蜜对缓解王奶奶的季节性咳嗽有帮助,二者住宅直线距离112米,建议触发‘睦邻拜访’任务。”
苏晚晴的指尖在键盘上飞速敲击,眼中闪烁着难以置信的光芒。
她意识到,那个冰冷的系统并没有消失,它放弃了对个体指令的响应,转而开始默默学习整个街区的群体行为模式,像一个隐形的调度中心,进行着善意的推演和匹配。
她将这些新生成的数据流导入一个完全离线的局域网服务器,郑重地将其命名为——“心愿算法v0.1”。
小黑不知何时溜了进来,蹲在嗡嗡作响的服务器旁,尾巴尖在主机的开关灯上轻轻一点,一亮一灭,像是在确认一颗温暖心脏的跳动。
月末,又一个十五的夜晚。
老槐树上挂满了密密麻麻的纸星,比第一次时多了数倍,在夜风中如同一片真实的银河。
楚牧之站在树下,看到一个扎着羊角辫的小女孩,正踮着脚,努力地想把自己的星星挂到高处。
他走过去,很自然地将她抱了起来。
小女孩成功地挂上了纸星,她回过头,对楚牧之露出了一个灿烂的笑。
楚牧之看到,那颗星星上写着:“想让楚牧之哥哥真正地笑一次。”
他没有躲闪,只是抱着孩子,仰头看向那些闪烁的纸星和更高处的夜空。
就在这时,异变陡生。
整条老街的路灯,毫无征兆地,同时亮起!
但并非普通的照明。
那光芒的闪烁带着一种独特的、不容错辨的节奏——三短,三长,三短。
是摩斯密码。
是那碗粥的保温灯闪烁过的节奏。
是穿越了无数冰冷数据和任务后,最温暖的信号。
它的意思是——我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