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若不嫁,还能有谁愿意娶我?难道真要一辈子被人在背后指指点点?” 想到这里,秀兰的泪水又止不住地流下来,浸湿了枕头。
她的父母看着女儿日益憔悴,心疼得不行。一日三餐,母亲绞尽脑汁做秀兰爱吃的菜,父亲则在饭桌上苦口婆心地劝她:“闺女啊,李老汉虽说年纪大了点,可为人实在,能干活,也知道疼人。咱村里的习俗你也不是不知道,女人总得有个依靠。你再好好想想。”秀兰听了,把碗筷重重一放,赌气道:“我不想因为这些习俗就随便把自己嫁了。我就是不想嫁给一个老头子,难道我这辈子就没别的选择了吗?”说完,又把自己关进房间里,独自对着窗外的月光默默流泪。
秀兰也不再出门和村里的姐妹们一起聊天玩耍。以前大家聚在一起做针线活、唠家常的欢乐时光一去不复返。如今她每天就闷在家里做些针线活,可心思根本不在上面,不是扎了手,就是缝错了针脚。她望着窗外的蓝天白云,心里的愁绪却像乌云一样,怎么也散不开。
第7篇:老汉诚意未改变,再寻秀兰表真心
李老汉那天被秀兰拒绝后,回到家里一宿没睡。他坐在炕上,抽着旱烟,烟雾缭绕中,秀兰的面容在他眼前挥之不去。他知道在村里的传统观念里,他和秀兰的年龄差距确实太大,很难让人接受。但他觉得自己有一颗真心,能给秀兰一个安稳的生活。
第二天,李老汉起了个大早。按照村里的习俗,去求亲得带上些能表心意的礼物。他去集市上买了些鲜亮的布料、香甜的糕点,又捉了两只肥肥的老母鸡,准备去秀兰家再表表心意。一路上,他心里七上八下的,不知道秀兰会不会把他拒之门外。
到了秀兰家,正巧秀兰在院子里洗衣服。她看到李老汉又来了,眉头一皱,手里的衣服也重重地摔进了盆里,溅起一片水花。李老汉有些尴尬地站在门口,搓着手说:“秀兰姑娘,我……我又来打扰你了。”秀兰没好气地说:“你怎么又来了?”李老汉忙把手里的东西递过去,说道:“秀兰姑娘,我给你带了点东西,都是些小小心意。这布料你做身新衣裳,肯定好看;这糕点可甜了,你尝尝;还有这两只老母鸡,能给你补补身子。”秀兰看都没看一眼,冷冷地说:“我不要,你拿回去吧。”
李老汉也不气馁,走进院子,诚恳地对秀兰说:“秀兰姑娘,我知道我年纪大让你不满意,但我真的是打心眼里喜欢你。我会种地,会养鸡,家里的活我都能干,不会让你吃苦受累的。咱村里的女人不都图个男人能踏实过日子,疼自己嘛,我保证能做到,不会让你受一点委屈。”秀兰听着李老汉的话,心里微微有些触动,但一想到村里人的眼光和传统的观念,还是硬下心肠道:“你别说了,我不会答应你的。”
第8篇:村中流言纷纷起,秀兰压力日益增
秀兰和李老汉的事情在村里像风一样传开了,各种版本的流言蜚语在人们的口中流传。在我们这村里,向来注重名声和传统,这样的事情自然成了大家茶余饭后的热门话题。
有人说秀兰挑花了眼,现在只能找个老头子嫁了;有人说李老汉贪图秀兰的年轻漂亮,不知天高地厚;还有人在背后指指点点,说秀兰的父母教育无方,让女儿落到这般田地。按照村里的习俗,女子应当早早嫁个门当户对的人家,安安稳稳过日子。秀兰如今这般情况,显然违背了传统,自然招来诸多非议。
秀兰每次出门去井边打水,或者去集市上买东西,都能感觉到周围人异样的眼光和窃窃私语。那些曾经一起玩耍的姐妹们也开始疏远她,仿佛她是个瘟神。有一次,秀兰在路上遇到了隔壁的王大婶,王大婶用一种怜悯的眼神看着她,说:“秀兰啊,你可别犯糊涂,那李老汉能给你啥幸福?咱村里的姑娘可都是规规矩矩嫁人的,你这样会被人笑话的。”秀兰咬着嘴唇,一句话也没说,匆匆走开了,眼泪在眼眶里打转。
回到家里,秀兰把自己关在房间里,眼泪止不住地流。她觉得自己好像被整个世界抛弃了,心里的压力越来越大,甚至开始怀疑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