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哥哥,咱们怎么不进到少林寺里去,反而要绕道后山吗?”
擎云和唐雪二人又顺着山道向前走出了二里多地,终于看到面前一左一右出现了两座石坊,借着皎洁的月色,擎云认出了上边的字。
东边那个石坊正面题额为“祖源谛本”,想来背面一定是“跋陀开创”,而西边那个石坊额刻正书“大乘胜地”,而背面则当是“嵩少禅林”。
“雪儿,愚兄并不相信方生和尚在客栈中所言之事,我也说不上来是什么原因,只是一种直觉而已。”
“若是冲虚师尊还在少林,必然不会像寻常人那样被安排在少林寺的客房之中,咱们不如到‘初祖庵’去碰碰运气。”
“初祖庵”,又称“达摩面壁庵”,在少林寺西北方向,始建于北宋宣和七年,听其名就知道乃是为了纪念初祖达摩而建。
擎云嘴上说是去碰碰运气,其实也不完全算是无的放矢,他听冲虚师尊提过一嘴,说当年造访少林之时,曾经同方证大师在“初祖庵”中畅谈过三天三夜。
而“初祖庵”,则是方证大师未继位少林方丈之前的礼佛之所,当其成为少林方丈之后,亦不曾将居处改变。
横竖不过几里地而已,而“初祖庵”比少林寺更入山林,最是对喜静之方证大师的品味。
计议已定,擎云二人就没向少林寺山门的方向靠拢,而是从旁边的小道绕了过去,却途径一处密密麻麻的塔林。
“云哥哥,这就是少林寺历代高僧的埋骨之处吗?”
擎云屏息凝神,一双耳朵都恨不得支棱着,生怕漏过了什么,可同行的唐雪就远远没有那个觉悟了。
大半夜的,他们二人还是前来“刺探”的,这小丫头就如同观光的游客一般,看到什么都忍不住问两句。
“是的,唐、宋、元、明,已经不知有多少位高僧埋骨于此,生前一个个威名赫赫,死后也不过一抔黄土而已。”
高高低低的塔林横亘其间,只是这一次擎云却说错了,即便同为少林历代名僧,死后的殊荣还是不一样的。
君不见,那塔林并非整齐划一,层级有多有少,占地亦大不相同,无一不昭示着逝者生前的地位和荣耀。
“雪儿,你我还是办正事要紧,这塔林乃是少林重地,或许它并不像表面上看着那般简单。”
看到小丫头居然有一种跃跃欲试的冲动,擎云急忙一把拉住了她。
开什么玩笑,那塔林可是少林寺的禁地之一,能够在圆寂之后被埋入塔林的和尚,生前就没有一个好相与的。
别看这些高僧讲究什么四大皆空,可哪一位圆寂之后,会不带着自己心爱之物入土啊?
纵然他们本身没有过多的要求,作为后辈子弟亦会尽到相应的礼数,至少外界都是这么传的。
因此,这埋骨的塔林自然而然就成了少林寺的禁地之人,时不时还能够抓住一些喜欢铤而走险的人。
世俗的黄白之物或许没有,可万一侥幸能觅得一件高僧随身之物,或是一本武功秘籍,也许自己的人生就能从此改变了。
在流言蜚语面前,事情的本来面目为何已经不重要了,有一就有二,当几次三番有人前来滋扰之后,少林寺终于也重视了起来。
如此一来,反而更加坐实了少林塔林有宝物的说法,自唐而始,历经宋、元,传之于大明。
“那好吧,改日大白天咱们再来看看吧,这大晚上的还真是有些阴森。”
唐雪还真有意前往一观,可听到擎云如此说辞,也不得不收起了那份小心思。
二人顺着山路继续前行,这地势就逐渐高了起来,转头回望,少林寺俨然已经落于脚下。
“云哥哥,这四周怎么这么安静,少林寺都不用安排人值夜的吗?”
按理说,唐雪离家出走也大半年了,可她大多数的时间都在赶路,饥餐渴饮、晓行夜宿,哪有机会大半夜地去搞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