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是如此确信的。
中线也很安静,中央集团军群和对峙的西方面军也只有几场小规模的摩擦,双方都互相发动了几次小规模的进攻打的不疼不痒。
而中南线也是苏德双方最不平静的一处地方。
在苏德双方举行炮战过后,德军还多次试图搞小规模的部队渗透,尝试发动骚扰性的突袭来干扰苏军修建防线。
双方的冷枪冷炮更是不间断,但大规模的冲突一直没有,双方都在积蓄着自己的力量,都在为这关键一战做足了准备。
时间就这样来到了五月份。
1943年的5月1号,气氛已经不再寒冷,春暖花开,俄罗斯广袤大地的泥泞期已经过去,草原重新变得适合大规模的装甲部队机动。
在库尔斯克突出部的北翼,借着这两个月的时间,古德里安一直在尽心尽力的训练德军的装甲部队,力求将新到的装甲兵与老装甲兵整合在一起,形成有效的战斗力。
德军的武器装备也越来越多。
得益于施佩尔加压计划的推动,德军后方的生产效率在不断的快速提升。
新来的豹式,虎式,四号H型坦克源源不断,越来越多的钢铁巨兽正在补充到负责北钳进攻的装甲师手中。
莫德尔则在这两个月继续组织着自己的游击炮战来骚扰苏军,完善着手中的进攻计划,时刻观察着苏军防线的情况,尽管这种炮战的效果日渐甚微,但起码对于迟滞苏军防线修建还是有一定作用的。
他后来还施压给空军,要求他们也加入骚扰。
空军勉强同意了。
毕竟做一些事总比什么都不做要好。
然而即使莫德尔一直组织着火炮和空军骚扰苏军防线,在瓦列里的组织下,苏军依旧修建了一条长长的坚固防线。
雷区密密麻麻铺设在苏军阵地前方,反坦克雷,反步兵雷,铁丝网,捷克刺猬,伪装的反坦克战壕应有尽有。
苏军的炮兵阵地还被瓦列里给分散开来,部署在纵深地带,每一支炮兵部队专门负责一个地方,确保前线每一处都能得到及时有效的火炮支援。
无数的机枪巢,迫击炮阵地,反坦克炮阵地相互配合,组合,这些阵地之间用专门的交通堑壕连接,形成了多层次和可以互相支援的火力防线。
苏军步兵部队还分配到了来自美国的巴祖卡反坦克火箭筒,苏军还专门成立了超过千个专门用来反坦克的小型班组,他们装备反坦克手雷,火箭筒,M2喷火器和PTRS-41和PTRD-41反坦克步枪。
这类的防线瓦列里为德军修建了三条。
这都是为德军装甲部队赠送的大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