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就为了一个区区3万元零花钱的私生子,准备和我分手?”叶知秋笑了。
“区区?大言不惭,你现在一个月只有2000块,彭少强每个月3万元的零花钱,那可是你的15倍。”
穆艳婷语气不屑,晃了晃手里的咖啡杯。
“不知你有没有听说过一句老话?”叶知秋淡定地喝着咖啡。
“什么老话?”穆艳婷闻言,微微一怔。
叶知秋从包里拿出了10本红色的证书。
拆迁证。
“早买一套房,胜读十年书。”
穆艳婷愣住了,手一抖,把咖啡都洒在了地上。
她嘴唇蠕动了几下,却说不出一个字。
叶知秋出身农村,10年前,他所在的村子成为了城乡结合村。
如今,又在拆迁的规划范围内。
他父亲早年趁着改革的东风,在镇上开过一家加工厂,赚了一笔钱。
后来,深化改革,作为一种特殊年代下的产物,乡镇加工厂也退出了舞台。
他父亲拿着赚到的钱,在农村盖了两份房子。
一份在老宅上拆了茅屋,一份是村里新批的宅基地。
老宅随时都有倒塌的可能,翻盖是为了夫妇俩安身。
盖一份新宅,是为了儿子将来结婚分家。
每份宅子占地约250平方,两层就是500平了,如果按立方,就是1500立方了。
现实中,拆迁赔偿按平方,不是立方。
两份加起来一共1000平方。
一平方农村的民宅,换一平方宿舍楼。
1000平方民宅,换10栋100平方的宿舍楼。
所以,就有了10个红本。
穆艳婷也去过叶知秋的老家,知道他老家一共有1000平方的民宅。
叶知秋是独生子,要拆迁以后,能分到10套房子。
他父母住一套,叶知秋住一套,还剩下八套。
不说这八套房子能卖多少钱了,魔都的房价比较高,房屋的租金也高,八套房子,仅出租每年都能收不少房租。
这样算起来,和叶知秋这个拆二代相比,彭首富的私生子彭少强,每个月3万零花钱,算个屁啊。
彭首富也不过是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