勖亲自率领两千名精锐骑兵,绕到后梁方阵的右侧,他手持长枪,身先士卒,大喊着“跟我冲”,向着后梁军队发起冲锋。
李存勖的战马是一匹黑色的宝马,名叫“乌云踏雪”,此马日行千里,爆发力极强。只见李存勖骑着“乌云踏雪”,像一道黑色的闪电一样冲进后梁阵中,长枪一挥,便将一名后梁将领挑落马下。河东的骑兵们见主帅如此勇猛,士气大振,纷纷跟着李存勖冲进阵中,挥舞着马刀砍杀。后梁军队的方阵本就行动不便,被河东骑兵从侧翼突破后,顿时大乱,士兵们争相逃跑,方阵很快就崩溃了。
王景仁见方阵被破,知道大势已去,只好率领残部撤退。李存勖率军追击,一直追到柏乡城外的济水河边,后梁军队中有不少士兵在逃跑时掉进济水,淹死的不计其数。此役,河东军队斩杀后梁士兵三万余人,缴获铠甲、武器、粮草无数,后梁的精锐部队几乎全军覆没。柏乡之战的胜利,彻底改变了李存勖与后梁的力量对比,后梁从此由攻转守,再也无力主动进攻河东。
柏乡之战后,李存勖继续率军南下,逐步蚕食后梁的领土。他先后攻克了魏州(今河北大名)、邢州(今河北邢台)等地,将势力范围扩展到了河北南部。唐天佑二十年(923年)四月,李存勖在魏州称帝,国号“唐”,史称“后唐”,他就是后唐庄宗。称帝后,李存勖制定了一个大胆的计划:奇袭后梁的都城汴梁,一举灭亡后梁。
当时后梁的主力军队都在杨刘(今山东东阿)一带,由大将王彦章率领,与后唐军队对峙。汴梁城内兵力空虚,只有几千名禁军防守。李存勖认为,只要能绕过杨刘的后梁主力,率领精锐骑兵快速南下,奇袭汴梁,就能在王彦章回援之前攻克汴梁,灭亡后梁。
这个计划一出,立刻遭到了不少将领的反对。将领们认为,杨刘的后梁主力有十万余人,一旦绕过他们南下,很可能会被后梁军队前后夹击;而且从魏州到汴梁,路途遥远,需要穿过后梁的领土,一旦被后梁的侦察兵发现,奇袭就会失败。
但李存勖却坚持自己的计划,他对将领们说:“王彦章虽然勇猛,但他没有什么谋略,只要我们留下少量军队牵制他,他就会把全部精力放在杨刘,不会想到我们会奇袭汴梁。而且汴梁城内兵力空虚,只要我们速度够快,就一定能攻克!”
同年十月,李存勖留下大将李嗣源率领少量军队牵制王彦章,自己则率领三万精锐骑兵,从魏州出发,秘密南下。为了不被后梁的侦察兵发现,李存勖命令军队昼伏夜行,只在夜间行军,白天则隐藏在树林或山谷中休息。
经过艰苦行军,李存勖率领的军队终于抵达汴梁城外。此时的汴梁城内,后梁末帝朱友贞还不知道李存勖已经兵临城下,直到后唐军队开始攻城,他才惊慌失措地召集大臣商议对策。但此时汴梁城内兵力空虚,根本无法抵挡后唐军队的进攻,大臣们有的主张投降,有的主张逃跑,乱作一团。
朱友贞知道自己大势已去,又不愿被李存勖俘虏,便命令亲信皇甫麟将自己杀死。皇甫麟不忍下手,朱友贞说:“我身为后梁皇帝,不能落入敌人手中,你若不杀我,就是背叛我!”皇甫麟无奈,只好拔剑将朱友贞杀死,随后自己也自杀身亡。
朱友贞死后,汴梁城内的守军失去了抵抗的意志,纷纷打开城门投降。李存勖率领军队进入汴梁,后梁正式灭亡。当李存勖走到后梁皇宫的大殿时,他拿出那支代表消灭后梁的箭,对着天空说:“父王,儿子已经消灭后梁,完成了您的第一个遗愿!”
灭亡后梁后,李存勖率领军队北上,回师魏州。途中,王彦章率领的后梁主力得知汴梁已破、朱友贞已死的消息后,军心大乱,士兵们纷纷投降,王彦章虽然顽强抵抗,但最终还是被后唐军队俘虏。李存勖见到王彦章后,劝他投降,说:“你是一员猛将,若肯归顺我,我必重用你。”但王彦章宁死不降,说:“我身为后梁将领,不能背叛君主,你要杀便杀,不必多言!”李存勖见他忠义,将他处死后以大臣之礼安葬。
至此,后唐统一了北方的大部分地区,李存勖的事业达到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