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受过裴行俭的恩惠,听了这话,都纷纷表示愿意帮忙。契苾明第一个站出来说:“裴大人,我愿意带我的部落士兵跟着你,去碎叶城擒获阿史那都支!”其他首领也跟着附和,有的派五百人,有的派一千人,很快就凑了一支一万多人的联军,其中既有唐军,也有回纥、契苾、处月等部落的士兵。
裴行俭把联军分成两队:一队由契苾明率领,去怛罗斯城牵制李遮匐,防止他派兵支援阿史那都支;另一队由他自己率领,直接去碎叶城擒获阿史那都支。出发前,他派人给阿史那都支送去一封信,信中说:“我这次来西域,是为了安抚诸国,顺便给你带来了唐朝的赏赐。听说你最近要举办大典,我特意赶来祝贺,想和你见面聊聊,共商西域安宁之事。”
阿史那都支收到信后,果然放松了警惕——他知道裴行俭曾护送波斯王子,以为他这次来真的只是安抚诸国,而且他见裴行俭带的人不多,觉得就算有诈,自己也能应付。他回信给裴行俭,说:“欢迎裴大人来碎叶城,我会亲自出城迎接。”
几天后,裴行俭率领军队到达碎叶城外,阿史那都支果然带着几百名随从出城迎接。他骑着马,穿着华丽的可汗服饰,脸上带着笑容,看起来很热情。裴行俭也笑着迎上去,说:“都支可汗,好久不见,你看起来精神不错啊!”
两人寒暄了几句,裴行俭邀请阿史那都支去自己的军营赴宴,说:“我带来了不少中原的好酒和美食,咱们边吃边聊。”阿史那都支没有怀疑,带着随从跟着裴行俭进了军营。
军营里早就摆好了宴席,桌上有烤羊肉、炖牛肉,还有长安产的葡萄酒。裴行俭和阿史那都支相对而坐,一边喝酒,一边聊西域的局势。阿史那都支时不时试探裴行俭,问:“裴大人,唐朝最近有没有派兵来西域的打算啊?”裴行俭笑着说:“都支可汗,你放心,唐朝只想和西域诸国友好相处,怎么会派兵呢?我这次来,就是为了证明唐朝的诚意。”
喝到一半,裴行俭突然举起酒杯,说:“都支可汗,我有份礼物要送给你,你闭上眼睛,我让士兵给你送来。”阿史那都支以为是唐朝的赏赐,笑着闭上了眼睛。就在这时,裴行俭大喊一声:“动手!”帐篷后面立刻冲出几十名唐军士兵,他们都是裴行俭精心挑选的勇士,身手矫健,没等阿史那都支的随从反应过来,就把他们捆了起来。阿史那都支睁开眼睛,看到自己被绑着,才知道上当了,气急败坏地说:“裴行俭,你竟敢骗我!”裴行俭冷冷地说:“都支可汗,你叛乱唐朝,杀害官员,今天就是你的死期!不过陛下有旨,若你愿意归顺,可饶你一命。”阿史那都支看着周围的唐军士兵,知道自己逃不掉了,只好低下头,说:“我愿意归顺。”
擒获阿史那都支后,裴行俭拿着他的印信,派人去碎叶城召集西突厥的部落首领,说:“都支可汗请你们去军营议事,有重要的事情要宣布。”首领们不知道发生了变故,都按时来到军营。当他们看到阿史那都支被绑着时,都慌了。裴行俭对他们说:“各位首领,阿史那都支叛乱唐朝,已经被我擒获。你们都是被迫归附他的,陛下知道你们的苦衷,只要你们重新归顺唐朝,以前的事一概不追究。”首领们听了,都赶紧跪下,说:“我们愿意归顺唐朝,听从裴大人的命令!”
解决了阿史那都支,裴行俭立刻率军前往怛罗斯城。此时契苾明已经率领军队把怛罗斯城包围了,李遮匐得知阿史那都支被擒后,早就慌了,每天都派人去打探消息。当他看到裴行俭的军队到了城下时,知道自己无力抵抗,就打开城门,自己绑着出来投降了。裴行俭见他愿意归顺,也没有为难他,只是把他关了起来,准备带回长安交给唐高宗处置。
就这样,裴行俭平定了西突厥的叛乱,恢复了唐朝对昆陵、蒙池两个都护府的管辖。消息传到长安,唐高宗高兴得不得了,当即下诏褒奖裴行俭,任命他为礼部尚书兼检校右卫大将军,封闻喜县公,还赏赐了他良田千顷、奴婢三百人。
裴行俭回到长安后,日子过得相对平静,他除了处理礼部的事务,还不忘培养人才。《旧唐书》说他“喜宾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