翊钧继位。临终前,他任命高拱、张居正、高仪为“顾命大臣”,辅佐幼主。
此时的张居正,心里清楚:一个新的时代开始了。高拱虽为首辅,却因性格刚愎,得罪了太监冯保(万历帝的“大伴”),而冯保与张居正关系密切。一场围绕“谁主导朝政”的官斗,已拉开序幕。
但张居正并没有急于出手,他像一个耐心的猎手,等待最佳时机。他依旧每天准时到内阁,处理政务,批改奏折,。有次儿子张嗣修问他:“父亲,您现在是次辅,将来能当首辅吗?”张居正摸着儿子的头说:“当不当首辅不重要,重要的是能不能做成事。若能让天下百姓过上好日子,就算当次辅,也无所谓。”
隆庆朝虽然只有短短六年,却像一道桥梁,连接了嘉靖的腐朽与万历的革新。而张居正,便是这道桥梁上最重要的“承重柱”。他在这六年里积累的经验、人脉和威望,都为后来的“万历新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万历元年(1573年),张居正终于走到了舞台中央。但回望隆庆朝的岁月,我们会发现:所有的“锋芒毕露”,都始于“潜龙在渊”的隐忍;所有的“力挽狂澜”,都源于“脚踏实地”的积累。张居正用六年的内阁生涯证明:真正的政治家,不仅要有改变世界的野心,更要有改变世界的耐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