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匈奴彻底打垮,让这旗帜,永远飘在没有狼烟的草原上。
然而天不假年,漠北之战后两年(公元前117年),霍去病竟猝然患病。关于其病因,史载虽未明言,然后世多有推测:其一,漠北之战时,匈奴为阻汉军,曾将病死的牛羊埋于水源附近,致水源污染,霍去病可能饮用污水,感染瘟疫;其二,霍去病自十七岁起便连年征战,少得休整,且常冲锋在前,伤痕累积,积劳成疾,终至病发。
武帝闻霍去病病重,急遣御医诊治,甚至亲自前往霍去病府中探望。当时霍去病已卧床不起,见武帝亲临,仍欲挣扎起身行礼,武帝忙按住其曰:“去病,无需多礼。你为大汉操劳,朕必寻良医救你。”霍去病气息微弱,曰:“陛下……臣恐……不能再为大汉……破匈奴矣……边民之苦……臣未能……尽解……”言罢,眼中含泪。不久后,霍去病便与世长辞,年仅二十四岁。
消息传至长安,全城皆悲:百姓自发聚于街头,持香焚纸,哭念“霍将军”;军中将士皆着丧服,列于霍去病府外,肃立如松;朝堂之上,大臣亦多垂泪,武帝更是悲痛不已,良久不能理政。
武帝下旨,将霍去病之墓建于自己的茂陵旁——茂陵乃武帝寿陵,能葬于此,是汉朝臣子的至高荣誉。且武帝令将其墓冢修作祁连山之形,以纪念霍去病收复河西、征战祁连之功;墓前雕刻石人、石马、石牛,其中“马踏匈奴”石雕最为着名——石雕中,战马昂首挺立,前蹄下踩着蜷缩的匈奴人,匈奴人手持弓箭却面露惧色,栩栩如生再现了霍去病当年的征战之威。
《汉书》载:“霍去病凡六出击匈奴,斩捕首虏十一万余级。”其与卫青并称“卫霍”,成为大汉武将的标杆。后世诗人亦多有咏之者,如李白诗云“功成画麟阁,独有霍嫖姚”,杜甫诗云“借问大将谁,恐是霍嫖姚”——其英雄形象,早已融入华夏文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