贤王庭外,然后突然发起进攻。右贤王吓得魂飞魄散,连衣服都没穿好,就带着一个姬妾和几百个亲信,骑着快马逃跑了。汉军一共俘虏了十几个匈奴小王、一万五千多个匈奴兵,还缴获了上百万头牛羊。汉武帝接到捷报后,特意派使者去军中,封卫青为大将军,让他统领所有的汉军,还把他的三个儿子都封为列侯。可卫青却上书推辞说:“陛下,臣能打胜仗,都是将士们拼死作战的功劳,臣的儿子们还小,没立过功,不能封爵。请陛下把封赏都给将士们吧!”汉武帝见卫青如此体恤下属,更加器重他。
要说卫青一生中最辉煌的战役,那还得是元狩四年,也就是公元前119年的漠北之战。这一年,匈奴单于率领主力,躲在漠北,想引诱汉军深入,然后一举歼灭。汉武帝知道后,决定给匈奴人致命一击,他派卫青和霍去病各率领五万骑兵,兵分两路,深入漠北,寻找匈奴主力。
卫青率领的西路军,从定襄出发后,向北走了一千多里,终于在阗颜山下遇到了匈奴单于的主力。匈奴单于早就做好了准备,把十万骑兵摆成阵势,等着汉军来攻。卫青见匈奴人多,并没有贸然进攻,而是下令:“把武刚车首尾相连,结成营寨!”武刚车是汉朝的一种重型战车,车身坚固,上面还能架弓箭,用来防守再好不过。
匈奴单于见汉军筑起营寨,就下令骑兵冲锋,想冲破汉军的防线。可汉军的武刚车阵就像一道铁墙,匈奴骑兵冲了好几次,都被汉军的弓箭射了回来,死伤惨重。就这样,双方僵持到了黄昏,突然刮起了大风,飞沙走石,天昏地暗,连人都看不清。卫青一看,这是个好机会,当即下令:“全军出击!左翼部队绕到匈奴军的东边,右翼部队绕到西边,中路部队正面冲击!”
汉军将士们借着风沙的掩护,向匈奴军发起了猛攻。匈奴军本来就因为风沙乱了阵脚,再加上汉军两面夹击,顿时溃不成军。匈奴单于见大势已去,赶紧带着几百个亲信,骑着快马,从汉军的包围圈中逃了出去。卫青得知单于逃跑后,立即派轻骑兵追击,一直追了两百多里,可还是没追上。不过,汉军一共斩杀了一万九千多个匈奴兵,还占领了匈奴的赵信城——这是匈奴人囤积粮草的地方。卫青下令,把赵信城里的粮草全部烧毁,然后才率军回撤。
与此同时,霍去病率领的东路军也取得了大胜,斩杀了七万多匈奴兵,还封狼居胥山,祭天告捷。漠北之战,汉军一共斩杀了近十万匈奴兵,匈奴的主力几乎被全歼,从此再也没有能力南下骚扰汉朝,只能躲在漠北,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日子,这就是史书上所说的“漠南无王庭”。
漠北之战后,汉武帝论功行赏,封卫青为大司马,霍去病也为大司马,两人的俸禄一样。卫青虽然位极人臣,可他一点也不张扬,待人谦和,体恤士卒。每次打仗回来,他总是先把功劳分给将士们,自己从不居功自傲。有一次,一个叫苏建的将领,因为兵败,按律当斩,手下的人都劝卫青:“将军,您应该杀了苏建,立立威!”可卫青却说:“我是皇上的臣子,治军应该依法办事,不能擅自杀人。还是把苏建送回长安,让皇上裁决吧!”最后,汉武帝赦免了苏建,把他贬为庶民。
卫青不仅对将士好,对百姓也很仁慈。有一次,他率军经过一个村庄,村里的百姓因为害怕战乱,都躲了起来。卫青就下令:“不许惊扰百姓,不许抢夺百姓的东西!”士兵们都严格遵守。百姓们见卫青的军队如此纪律严明,都很感动,纷纷拿出粮食和酒,犒劳汉军。
公元前106年,卫青病逝,享年五十多岁。汉武帝得知消息后,非常悲痛,下令把卫青葬在皇陵,还把卫青的墓修成了庐山的形状,以纪念他平定匈奴的功绩。
卫青的一生,堪称传奇。他从一个地位低下的骑奴,凭借自己的本事,一步步成为大司马、长平侯,七征匈奴,无一败绩,为汉朝立下了赫赫战功。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家,更是一位品德高尚的君子——他谦逊、仁爱、体恤下属,从不居功自傲,这样的人,怎么能不让人敬佩?
正如后世有诗人赞曰:
汉祚凭谁靖虏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