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个天窗都没有,只有墙角几盏油灯忽明忽暗,连半分天光都透不进来;再低头瞧,地面上铺着三层厚厚的锦缎毡子,脚踩上去软乎乎的,连一寸泥土都碰不着。韩信心里“咯噔”一下,突然想起当年刘邦在汉中拜他为大将时,曾拉着他的手私下许诺“三不杀”:见天不杀,见地不杀,见铁不杀。意思是只要他韩信还在天地光照之下,只要取他性命的凶器是铁器,这天下就没人能伤他分毫。
可眼下这钟室,既不见天,也不贴地,这时,吕后从屏风后走出来,冷冷看着韩信:“淮阴侯,你与陈豨通谋反叛,证据确凿,今日便是你的死期。”韩信盯着吕后,高声道:“汉王曾许我见天不杀、见地不杀、见铁不杀!你敢违逆汉王之命?”吕后嘴角一撇,朝武士们递了个眼色。只见几个武士上前,手里握的却不是寻常的钢刀铁剑,而是几把削得尖尖的竹片——竹片非铁,自然不算“见铁”。
韩信看着那些竹片,突然惨笑起来,笑声在封闭的钟室里回荡,听得人心里发寒:“好一个吕后!好一个‘不违承诺’!我韩信征战半生,统领百万大军,战必胜,攻必克,今日却要死在一个女人手里!”他转头望向门外,仿佛能看到萧何的身影,又喃喃道:“想当年,我在汉营不得志,是萧丞相连夜追回我,在汉王面前力荐我为大将,我才得展胸中韬略,如今,又是萧丞相亲自来请我,说什么汉王平叛凯旋,要我来贺——原来这一请,是要送我去死!这真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罢了,罢了!”
话音刚落,武士们便持着竹片上前。韩信闭上眼睛,再没说一句话——这位曾在背水阵前以少胜多、在潍水岸边水淹楚军、在垓下布下十面埋伏的兵仙,最终没能死在疆场的铁刃之下,却死在了不见天日的钟室里,死在了非铁非钢的竹片之下。吕后为了斩草除根,还下令夷韩信三族,他的父母、妻儿、亲族,全被牵连处死,淮阴侯府一夜之间,就从门庭若市变成了断壁残垣。
我们回看韩信的一生:他有经天纬地的韬略,能率领百万大军,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堪称“千古第一帅才”;他有隐忍不拔的意志,能忍受胯下之辱,能在落魄时坚守初心,最终成就大业;他也有知恩图报的品格,对漂母的一饭之恩,他后来真的用千金相报;对萧何的知遇之恩,他始终铭记在心,哪怕最后被萧何欺骗,也没说过萧何一句坏话。
可他的悲剧,也正是源于他的才华——功高震主,这四个字,从古至今,不知让多少英雄好汉落得个悲惨下场。刘邦需要他的时候,能拜他为大将,封他为齐王;可天下平定之后,他的才华,就成了刘邦眼中最大的威胁。正如韩信自己所说,他能指挥千军万马,却看不清人心的险恶,算不透政治的残酷。
或许,从他接受刘邦拜将的那一刻起,他的命运就已经注定了。他是天生的军事家,却不是合格的政治家。他能打赢战场上的每一场仗,却打不赢跟帝王之间的“人心之战”。
今儿个讲完韩信的故事,也盼列位看官能从中品出几分滋味:这人生在世,有才华固然重要,但也要懂得审时度势,知进退,明得失。有时候,学会低头,学会隐忍,未必不是一种智慧。若一味恃才傲物,不懂收敛,就算能站上巅峰,也未必能守住自己的事业甚至性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