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涓打了三个月,才打下新郑外围,魏军也死伤了不少,士兵都很疲惫。这时候,齐国出兵了,还是田忌为大将,孙膑为军师。孙膑还是用老办法,不打韩国,直捣大梁。
庞涓接到探报,气得咬牙切齿:“孙膑这小子,又来这一套!真当我好欺负不成?”他留下太子申率领五万兵马继续攻韩,自己率领五万精锐,回师追击齐军。
孙膑知道庞涓来了,就对田忌说:“庞涓认为齐军胆小,咱们就顺着他的意思,用减灶之计诱他上当。”田忌问:“何为减灶之计?”孙膑说:“第一天,咱们扎营时,设十万个灶,让他知道咱们有十万兵马;第二天,减到五万灶,让他以为咱们跑了五万;第三天,只设三万灶,让他以为咱们只剩三万人了。他肯定会觉得咱们胆小怕战,抛下步兵,只带轻骑追击,到时候咱们再设伏,必能擒杀他!”
田忌依计而行。第一天,庞涓派人查探齐军的灶数,听说有十万灶,心里还很谨慎;第二天,听说五万灶,觉得齐军开始逃亡了;第三天,听说三万灶,庞涓哈哈大笑:“齐军果然胆小,才三天就逃了七万多人!孙膑啊孙膑,这次我看你往哪跑!”
他手下的谋士公子卬劝道:“将军,齐军可能有诈,咱们还是小心为妙,带上步兵一起走。”庞涓不听:“我了解孙膑,他就是想跑!我要是不追上他,报不了桂陵之仇,誓不罢休!”于是,他抛下步兵,只率领两万轻骑,日夜兼程追击齐军。
孙膑早就算好了,庞涓会走马陵道。这马陵道比桂陵道更险,两旁都是参天大树,中间的路只能容两匹马并行,天黑后更是伸手不见五指。
孙膑下令:“把路两旁的树都砍了,只留下中间一棵大树,把树皮剥了,在上面写上‘庞涓死于此树之下’七个大字。再派一万名弩手,埋伏在路两旁的树林里,每个人都带三十支箭,约定好,只要看见树下有火光,就一起放箭,不许放过一个魏军!”然后,他让田忌率领大军在后面接应,自己带着少量士兵,假装继续逃跑,引诱庞涓进入马陵道。
这天黄昏,庞涓率领两万轻骑,追到了马陵道入口。前面的齐军跑得更快了,庞涓一心想追上孙膑,报桂陵之仇,没多想就率军进了马陵道。刚走了一半,天色就暗了下来,路也越来越窄。忽然,士兵来报:“将军,前面的路被砍倒的树挡住了!”
庞涓皱起眉头,催马来到前面,看见中间有一棵大树,树皮被剥了,上面好像有字。他心里有点疑惑,可又想知道上面写的是什么,就让人点起火把。火把一照亮,庞涓就看见了“庞涓死于此树之下”七个大字,顿时吓得魂飞魄散:“不好!中计了!”
话音刚落,只听见两旁的树林里一声梆子响,紧接着,万箭齐发。那箭雨来得又快又密,像乌云一样罩住了魏军。魏军士兵来不及躲闪,纷纷中箭倒地,惨叫声、马蹄声、箭雨声混在一起,乱成一片。
庞涓想拔剑指挥士兵突围,可刚举起剑,就有几支箭射中了他的肩膀和大腿。他从马上摔下来,看着周围的士兵一个个倒下,知道自己再也逃不出去了。他想起了师父鬼谷子的话“遇羊而荣,遇马而亡”,才明白“马”指的就是马陵道。他又想起自己陷害孙膑的往事,想起桂陵之战的惨败,心里又悔又恨。
庞涓仰天长叹:“我庞涓一生征战,没想到今天竟死在孙膑这小子手里,这真是天意啊!我这一辈子,就毁在一个‘妒’字上,今日一死,也算报应!遂成竖子之名!”说完,他拔出剑,往脖子上一抹,鲜血喷溅在那棵大树上,染红了“庞涓死于此树之下”七个大字。
这时,田忌率领的齐军主力也杀了过来,把剩下的魏军全部消灭。然后,齐军又回师攻打太子申率领的魏军,太子申没了庞涓的支援,很快就被打败,成了齐军的俘虏。
马陵之战,魏军十万大军全军覆没,太子申被俘,庞涓自刎身亡。消息传到魏国,魏惠王当场就哭了:“魏国的霸业,全完了!”从此,魏国元气大伤,再也没有能力称霸诸侯,而齐国则一跃成为战国七雄中的霸主。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里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