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属万幸。”他又作《非有先生论》,借虚构人物阐述忠臣直谏往往招祸、奸臣佞言却能自保的道理,委婉提醒君主虚心纳谏。其文皆被载入史册,成为汉代文学的独特篇章。
后来,东方朔的形象在民间逐渐被神化,衍生出诸多精彩传说。“东方朔偷桃”的典故出自志怪小说《汉武故事》,传说西王母瑶池设蟠桃会,蟠桃三千年一结果,食之可长生不老。东方朔听闻后,潜入瑶池偷食蟠桃,被西王母撞见。他从容辩解:“臣乃人间东方朔,闻蟠桃仙美,特来一尝。臣食之长寿,便可常为陛下讲述人间趣事,岂不美哉?”西王母被其机智打动,不仅不罚,反而赠桃予他。
“怪哉虫”的故事则最早见于南朝《殷芸小说》,相传宫中曾出现一种奇异虫子,身形似虾蟆,无人识得。汉武帝问东方朔,他答道:“此虫名为‘怪哉’,昔年秦朝拘系无辜百姓,百姓哀怨叹息‘怪哉’,怨气凝结便成此虫,以酒浇之便可消散。”汉武帝依言而行,以酒灌虫,虫子果然立刻消失不见。
班固在《汉书》中批评东方朔“名过其实”,然而两千多年过去,他的故事依然被人们津津乐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