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米大小。
它们是一种生活在地下的特殊虫群,没办法在地表上生存。
地龙的躯体结构,就像是蚯蚓。
500米长度,可以通过自身环状结构进行多倍延长。
当前进化,最多可以延长十倍。
也就是说,地龙可以变成5000米这么长!
他变这么长的用途,并不是为了战斗。
因为地龙并不是战斗单位。
他更像是一个地下隧道。
地龙的口器和排泄器官之间是连通的,他的胃部很小,但足足有几百上千个,挤压在肌肉组织内。
生物角度来讲,地龙需要吃岩石和泥土,用上千个胃多次消化提纯,筛选出来里面为数不多的能量物质。
算是一种效率极低的菌毯液转化,但只能用于自己不能转化资源。
这样带来的好处,就是地龙是一个中空结构。
虫群可以通过地龙的口器,从地下快速前往排泄口。
在地龙的体内,有一个只对虫群生效的加速通道。
其中一个地龙之心的进化,就是虫群在其体内的移动速度提升500%。
因此,地龙的存在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绕后偷袭。
说是虫群,但实际上地龙更像是一个可以移动的建筑单位。
他不能对任何敌人造成伤害,但会受到敌人对自己造成的伤害。
从地下冒出来后,地龙会将最坚硬的口器和头部钻出地表,然后缩回地底,张开大嘴,将口器打开。
这会创造出来一个将近几十米大小的巨型洞穴。
而这个时候,虫群就会从它的嘴里疯狂的冒出来进行进攻。
大部分时间,地龙都会在体内储存上千只虫群在地下移动。
这样冒出地表后,这些虫群就会起到一个保护自己的作用。
这同样是一种特殊性质的共生机制,是虫群独有的共生方式。
它可以快速的运输虫群。
而被他运输的虫群,也会负责承担地龙的甲壳作用。
当然,具体样貌和战斗时用上的场景,我只会涉及到的时候会说。
任进选择将V市东,玛格虫后的人虫连携虫群分巢,变成一只地龙。
另一个,就是虫群的重型空中单位,腐化者。
之所以叫腐化者这个名字,其实和维克坦没什么关系,他们虽然都是腐化,但不是一种东西。
因为星际争霸2里,这个单位也叫腐化者,我算是沿用了下来。
腐化者是一个体型将近200米大小的巨型空中单位。
样貌来看,腐化者就是一只可以在天上飞的巨型章鱼。
头部是巨大的圆盘结构,扁平的同时被坚硬的骨骼包裹。
在其背后,几十条粗壮的触手辅佐移动。
触手和头部的中间,是类似于热气球一样原理的肉膜结构。
腐化者可以通过呼吸吸气,充斥体内大量气体,保持和高空的气压一致带动自己升空。
从而像热气球一样,在空中借助风的流动进行移动。
腐化者没有敏捷数值的定义,他的移动速度全靠风向。
但若是逆风呢?
所以这又是一种虫群的共生机制。
几十条触手,会连接飞龙虫。
他们飞行的时候拖拽着腐化者前进,几十只飞龙虫!多么重的东西也能瞬间被他们带飞。
所以腐化者更像是空中马车,飞龙虫就是马。
它是倒着被飞龙虫拽着飞的。
一旦抵达战斗地点,飞龙虫就会调整腐化者的位置,让他坚硬的圆盘头部面对敌人的方向。
这个时候,腐化者就会展现出空中堡垒的恐怖火力。
圆盘头部开启,腐化者的脑腔内,将近几十米大小的脊髓骨就会升起来。
流动骨髓的脊髓骨是中空的,而腐化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