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这一次世界事件中,任进的别墅区避难所,过得还算不错。
那么看向军区避难所的时候,你便明白了,什么才是噩梦。
V市南的40万军队,在末日初期,展开了对于南部600万感染体的围追堵截。
一周后分出20万,前往V市东西北三处建立临时避难所。
收容城市内,那些没办法长距离移动,前往军区避难所的幸存者。
剩余的20万早就已经精疲力尽。
这一个月的时间,他们吃喝睡都在路上.
几乎没有两天睡在同一个地方的时候。
600万感染体被他们像遛狗一样,在V市南转了个遍。
但是第二次世界事件的高低温,让他们没有办法继续执行任务了。
20万人,重新回到军区避难所的时候,只剩下了8万。
其中少部分人,死在了和感染体的战斗中。
但更多的,是死在了中暑和发烧。
他们没有足够的车,留下1000人冒死牵引尸潮。
其余大部分人都是步行,将近一百四十公里的路走回来。
等到的时候,路上死了几万的军人。
同时,因为高温影响,东西两处临时避难所的部队,没办法承受几万的幸存者。
他们没有足够的床位,也没有舒适的环境让他们居住。
于是,这开始的不到一周时间内,他们一直向军区避难所疏散幸存者。
而这里的人数,也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军人13万,幸存者数量11万。
24万人,拥挤在军区避难所内。
正常一个军事基地,最多可以容纳10万名军人,这是宿舍床位占满的情况下。
要是拥挤一些,部分军人在宿舍内打地铺,多容纳三万也不成问题。
可问题就是这多出来的11万幸存者。
生活区原本就是军方,给自己部队建立的生活宿舍,现在里面几乎挤满了人。
原本住进去八万,还有部分给军人家属,现在里面住满了人。
走廊的地上,生活区的食堂、生活物品库房、洗衣间。
现在到处都是地铺,里面躺满了人。
地面上的宿舍,也只能容纳不到5万的军人居住。
还有8万人,连睡觉的地方都没有。
这样的高低温变化,住在帐篷内显然不现实。
于是军方做了一个决定,为了给生活区的人们,提供更多的床位。
这八万军人,顶着炎炎夏日,或是冷冽的低温。
在军区广场上,站军姿。
13万军人,除去1万人维护基地的日常。
剩余的12万人分成三批,轮流进入宿舍内休息。
尽可能的避免中暑和失温,他们四万人集合在地表站军姿。
一次就是两个小时,然后轮换下一批人。
三个部队轮换,保证每批人都有4个小时的休息时间。
这虽然留出来了足够多的床位,但他们的危险远不止如此。
人每天最起码需要2~3升的水,若是在末日中苛责这个数字,最起码也要2升。
毕竟这样的高温出汗本就多,不喝水根本顶不住。
而食物更是要供应24万人的庞大需求量。
他们需要大量的物资,但军人现在连自保都做不到。
这样的天气,这样的轮换制度。
真正有精力外出的军人,基本上都是那些有积分基础,在商店内兑换了属性或者强化的人。
而他们,也是配合黑牌出行者,外出搜刮物资的关键。
黑牌出行者拥有强大的单兵作战能力。
每个人携带一支作战小队,前往V市市区内搜刮物资。
他们不需要带走,只需要标记物资点,随后让军方派车过去运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