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 不多时,任也坐在案牍库之中,开始翻阅《军议本纪》和《政事通录》,而这里面的内容,已经不能用枯燥来形容了,可以说是催眠宝典一类的。
【武帝四年秋,皇下召,命怀王领兵平南湖之乱。】
【十月初二,平乱之战将起,怀王召一众随军幕僚,以及将领十余位,在南湖县县衙议用兵之事。】
【与会者——军师郎将项康,王府幕僚董成、温候安、荀非、谭鸿基,青州卫前将军洪城,青州卫左将军白征,参将李天鹤……。】
【辰时初,议事开始。】
【怀王殿前御史——韩子夫录。】
【怀王曰:“南湖叛军据险而守,粮草充足,诸位可有破敌良策?”】
【……!】
任也耐着性子,大约一刻钟后,便粗略地翻阅完了《军议本纪》。
随后,他眉头紧皱,又打开了《政事通录》,继续查阅。
【武帝五年春,三月二十八,怀王欲减少清凉府兵役年限,在府衙中议事。】
【与会者——军师郎将项康,王府幕僚董成、温候安。】
【……!】
【武帝五年春,四月初三,怀王再议减少兵役年限一事。】
【军师郎将项康,王府幕僚荀非、谭鸿基。】
【怀王殿前御史——韩子夫录。】
【……!】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任也坐在案牍库中,大约用了不到一个时辰,便将两本案卷,都粗略看了一遍。
他仰面看着天花板,伸手揉着酸疼的眼睛,心中非常迷茫。
这两本案卷纪要,其实就是古人的会议记录,且都是以老怀王为主的。这种东西,在现实世界中也有流传于世的,比如著名的《白虎通》、《盐铁论 》等等。
从内容上来看,这两本案卷纪要,根本就没有任何问题啊,记载的也都是父王跟麾下大臣开会时说的话,讨论的议事内容等等。
两个案卷中出现最多的人,也都是一些早已离世的旧臣。他们要么是自然老死,要么是怀王死后,被景帝清理而死。
比如御史韩子夫,军师郎将项康等等,他之前也都听人提起过……
“奇了怪了,这杨三郎查这些东西干什么?”任也坐在椅子上,正耐心琢磨着。
“踏踏!”
就在这时,近卫跑到门外喊道:“殿下,南疆的三皇子派随从到了府衙,问您什么时候回王府。”
任也缓缓起身:“这就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