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朝歌得意地扬起下巴:“那是自然。不过还有一个问题:现在百姓的识字率不高,光是建藏书馆,恐怕效果有限。”
“我也想到了这点。”尉迟澈道,“所以打算在藏书馆旁再建一个识字馆,免费教授基础的文字。先从京城试点,如果效果良好,再推广到各地方州府。”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越讨论越觉得这个计划意义重大。
“这可真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好事。”她感慨道,“特别是现在造纸术和印刷术都有很大进步,成本降低了不少,正好可以大干一场。”
尉迟澈点头:“如果能成功,不仅能够传承文明,还能推动各行业进步,提高生产力。说不定几十年后,我大殷国会因今日这个决定而大变样。”
慕朝歌笑嘻嘻地凑近些:“那你可要好好干。等藏书馆建成了,我在民间的威望肯定又能涨一波。”
尉迟澈无奈地看她一眼:“你就只想着这个?”
“当然不止。”慕朝歌正色道,“我是真觉得这个主意好。不过具体怎么实施,还是得你来操心。”
“那就这么说定了。”尉迟澈整理了一下案上的奏折。
慕朝歌一拍胸脯:“包在我身上!”
“对了,”慕朝歌忽然想起什么,“藏书馆得起个好听的名字。你觉得,文明阁怎么样?”
尉迟澈沉吟片刻,微笑道:“很好。但愿这座文明阁,真的能如你我所愿,传承文明。”
两只手不约而同地伸向盘中最后一块点心,又在半空中相视一笑。
……
夜深人静,兵部尚书府却灯火通明。
凌松篱在书房里来回踱步,眉头紧锁。
长子凌松江被北狄俘虏的消息像一块大石头压在他心上。
北狄那边放出话来,要用两座边城来换凌松江的命,这分明是要置凌家于死地!
“老爷,晋王殿下到访。”管家在门外低声通报。
凌松篱一愣,这么晚了,晋王来做什么?
他整了整衣冠,赶忙迎出去。
尉迟瑾一身常服,面带忧色地站在厅中:“凌大人,深夜打扰,实在是有要事相商。”
“殿下言重了,快请坐。”凌松篱命人上茶,心中却打起鼓来。
二人分主宾坐下后,尉迟瑾长叹一声:“凌将军的事情,我都听说了。凌家世代忠良,我绝不信松江会叛国。这,定是北狄的离间计!”
凌松篱心中一动,苦笑道:“多谢殿下信任。只是如今朝中风言风语,都说我儿贪生怕死,已经投敌。”
“荒谬!”尉迟瑾拍案而起,“松江是什么人,我最清楚不过!当年在北疆,他为我大殷流过血负过伤,怎会轻易叛国?”
听了这话,凌松篱不禁眼眶发热。
这些日子,他听够了冷言冷语,晋王的这番话犹如雪中送炭。
尉迟瑾观察着凌松篱的神色,又叹道:“只是,皇上那边,恐怕不会答应北狄的条件。用城池换将领,对国体有损啊。”
凌松篱心中一沉,这正是他最担心的。
忠君爱国与保全血脉,他又该如何抉择?
“凌大人,”尉迟瑾压低声音,“我不忍见凌家忠烈断后。如果您愿意,我定会想办法营救松江。”
凌松篱猛地抬头,对上尉迟瑾意味深长的目光。
他明白了,这是要凌家站队啊!
一时间,书房里静得可怕。
凌松篱内心天人交战:一边是生死未卜的独子,一边是凌家世代忠良的名声。
如果投靠晋王,或许真能救回松江,但这就意味着背叛皇上!
就在他几乎要点头的一瞬间,脑海中忽然响起女儿凌胭前几日叮嘱过的话:“爹爹,如今朝局微妙,咱们凌家万不可轻易站队。皇上虽年轻,却是个明君,一定会公正处置兄长的事。”
凌松篱深吸一口气,终于开口:“殿下厚爱,老夫感激不尽。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