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低眉顺眼的官员们纷纷抬起头来,眼中闪烁着惊喜的光芒。
季晟辙继续道:“此举既为朝廷选拔良才拓宽了门路,也让诸位同僚没了后顾之忧,可全心效忠陛下,为国效力。”
“陛下圣恩浩荡!”一位白发老臣跪地高呼,声音哽咽。
他家中三个孙儿正值学龄,每年光学费便是一大笔的开支。
紧接着,满朝文武齐刷刷跪倒在地,发自内心地高呼:“陛下圣明!陛下圣明!”
龙椅上,慕朝歌微微颔首,面上保持着威严。她抬了抬手,殿内顿时安静了下来。
“众爱卿平身。”
“朕常想着,诸位尽心国事,朕自当解决诸位的后顾之忧。从今往后,但望众卿同心同德,共创大殷盛世。”
这话说得漂亮,朝臣们再拜起身时,眼中已满是敬佩。
谁能想到,俸禄增加之后,皇帝又给了如此重的礼?子女教育乃头等大事,如今朝廷全包了,还有什么后顾之忧?
退朝后,官员们三三两两走出紫宸殿,个个面带红光,交谈中无不称赞。
“陛下近来真是圣明啊,先是整顿吏治,后又增加俸禄,如今又解决了子女就学难题。”
“是啊,听说这些新政都是陛下与慕妃娘娘商议而定的。”
“慕妃娘娘?就是提出建博物馆的那位?”
“正是!听说今日博物馆开馆,娘娘亲自担任馆长呢!”
此时的皇城东南角,一座前所未有的建筑前,已是人山人海。
这是一座三层的建筑,门额上悬挂着皇帝御笔亲题的“大殷博物馆”五个鎏金大字。
百姓们挤在门前,翘首以待,议论声此起彼伏。
“听说这里面全是钱尚书家抄出来的宝贝?”
“何止!据说有夜明珠比人头还大,金碗银筷数不胜数!”
“这博物馆是什么来头?怎么从前没听说过?”
“据说是慕妃娘娘想出来的主意,说要把贪官的家产展示给百姓看,既警示官员,又让咱们开开眼界。”
“慕妃娘娘真是奇女子啊!”
人群外围,几个小贩趁机做起了生意,卖瓜子的、卖糖水的、甚至还有专门制作了“博物馆参观指南”的小册子,生意都十分红火。
博物馆三楼的望台上,尉迟澈悄然出现。
他身后站着两位官员,一个姓王,一个姓李,都是六品小官,被临时调来协助博物馆开馆事宜。
两人面上恭敬,眼神却透露着些许不满。
被派来听从一个妃子调遣,对他们这些科举出身的官员来说,实在有失身份。
即便这个妃子最近颇得圣宠。
“娘娘,时辰快到了,是否准备开馆?”王官员躬身问道。
尉迟澈眉头微蹙,转身看向二人,目光冷冽如刀。
“在这里,没有娘娘,只有馆长。”声音清冷,带着威严,“若再叫错,便不必来了。”
两位官员浑身一颤,下意识地躬身更低:“下官知错,馆长大人。”
他们心中一愕,这慕妃的眼神怎么如此吓人?那目光中的威压,竟比面见圣上时还要令人毛骨悚然。
尉迟澈不再多看他们一眼,转身面向广场。
他抬手轻轻一挥,下方的禁军统领立刻会意,一声令下,数十名禁军齐声呵斥:“肃静!”
人群一下子安静下来,成千上万双眼睛齐刷刷地望向望台。
风吹动尉迟澈的衣袂,猎猎作响。
他展开手中的文书,声音清越,远远传开来:
“今日,大殷博物馆开馆。此馆陈列前户部尚书钱友仁贪腐所得,计有黄金八万两,白银二百四十万两,田产地契无数,古玩珍宝一千二百件……”
每报一个数字,人群中就响起一阵惊呼。
这些数字远超普通人的想象,许多百姓一辈子也没见过这么多钱。
尉迟澈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