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墟殿内,时空仿佛凝滞。林陨盘坐于混沌源眼之上,周身气息与整个魔宗大阵,乃至外界的无尽混沌缓缓共鸣。他并未急于提升修为,而是将心神彻底沉入体内那方新生的“世界”——玄仙道果与归墟之核融合后形成的“混沌归墟界”。
这是一个介于虚实之间的奇妙所在,广袤无垠,却又仿佛存在于他的一念之间。界内并非空无一物,而是弥漫着精纯至极的混沌气流,这些气流缓缓流转,遵循着某种玄奥的轨迹,隐隐构成基础的法则链条雏形。中央处,那枚“归墟之核”静静悬浮,如同世界的核心,不断吞吐着混沌,生灭着微型的“宇宙”。
与炎阳仙君一战,虽短暂,却让他对自身力量有了更直观的认知。
“言出法随,改写现实,消耗的是我对自身‘道’的理解与凝聚程度。理解越深,道果越固,能改写的范围越大,规则越强。”
“法则抹除,更近本源,触及‘存在’与‘虚无’的边界,消耗巨大,但威慑力极强。此招,可作杀手锏,不可轻用。”
“玄仙初期,道果初成,尚显稚嫩。需以水磨工夫,不断以混沌温养,以感悟雕琢,使其真正稳固,方能承载更强大的力量,施展更逆天的权能。”
他心念微动,一缕神识牵引着外界的混沌之气,透过魔宗大阵,源源不断地汇入体内“混沌归墟界”。那方虚幻的世界如同干涸的海绵,贪婪地吸收着这些同源的力量,界壁似乎凝实了微不可查的一丝,内部的混沌气流也活跃了少许。
“按此速度,若无外力干扰,需百年光阴,方可稳固初期境界,触及中期门槛。”林陨暗自推算。百年,对动辄拥有万载寿元的仙人而言,不过弹指一瞬。但他深知,仙庭绝不会给他这百年安稳。
“必须加快进程。”他的目光投向体内世界的核心——归墟之核。“融合虽成,但挖掘其潜力,不过十之一二。或许,可以从‘吞噬’与‘创造’的平衡入手……”
他回忆起在法则真空地带重构水系法则的经历。归墟,并非纯粹的毁灭与终结,它亦是起点,是万物归于混沌后,孕育新生的温床。一味吞噬,虽能快速积累力量,却难免失之偏颇,有碍道果圆融。唯有理解吞噬之物的本质,解析其法则,甚至以此为基础进行“创造”,方能真正契合“归墟”真意,推动道果快速成长。
想到此处,林陨分出一缕心神,沉入归墟之核深处,不再仅仅是汲取力量,而是尝试去“阅读”其中蕴含的、来自无尽岁月前的、关于世界生灭的古老信息与法则烙印。
与此同时,归墟魔宗的建设也在几位真仙管事的主持下,如火如荼地进行着。
以原边军修士赵虎、散修出身的清璇仙子以及最早投靠的林陨在飞升联盟时收服的一名名为“石坚”的体修为核心,魔宗初步搭建起了框架。
赵虎主管战备与巡防,依托林陨布下的周天混沌大阵,将弟子编组成不同的巡逻队,演练合击之术,警惕外界动向。他更是组织精通阵法的弟子,尝试利用混沌边陲随处可见的破碎星辰与陨石,在外围布下更多的预警与防御阵法,将魔宗的触角向外延伸。
清璇仙子心思缜密,主管内务与资源调配。她将林陨赐下的功法、丹药、材料分门别类,建立库房制度,并根据弟子贡献进行分配,赏罚分明,迅速确立了宗门的秩序。同时,她开始组织弟子,尝试在混沌之气相对温和的区域,开辟药圃,种植一些适应混沌环境的稀有仙草,虽然成效尚微,却是一个良好的开端。
石坚则负责训导新入门的弟子。他性格刚直,以身作则,带领弟子们修炼林陨传下的《混沌筑基篇》,打磨肉身,感应混沌。在他的严厉督促下,弟子们的根基打得极为扎实,对混沌之气的适应性与亲和力与日俱增。
整个魔宗,如同一台精密而高效的机器,在短暂的混乱后,迅速步入正轨,焕发出勃勃生机。每一位弟子都深知机遇难得,修行起来可谓废寝忘食。宗门上空,那由混沌之气凝聚而成的漩涡日益扩大,吞吐着海量能量,彰显着这个新生势力的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