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车间。
克虏伯正面无表情地盯着枪管硬度测试。
普鲁士政府向国内各厂商提供了一份招标合同,德莱赛击针枪身太大太重,这完全是因为材料问题所导致的。军部看好德莱赛击针枪的前景,但一支枪械的重量太高,对士兵的负担极重,毕竟士兵还需要携带更多的物品。
军部希望将士兵随身携带的物品进行减重、优化,德莱赛击针枪就是其中之一。枪械本身最重的位置便是枪管,子弹的火药配比是不可能减轻的,这意味着威力减弱。而这就导致枪管很厚,比美国柯尔特公司生产的沃克转轮手枪的枪管还要厚。
目前克虏伯公司面临困境,阿尔弗雷德·克虏伯因家庭变故,14岁便辍学接手了父亲留下的炼钢厂,经过多年奋斗,打下如此基业。
在埃森市,他的确是响当当的人物,可公司的经营问题只有克虏伯自己知道。整个公司唯二的产业支柱分别是勺子以及无缝的钢火车轮毂。
欧洲对无缝的钢火车轮毂的需求量并不高,英法那批工业强国早就铺设好了铁路,总不能将铁路作废掉,然后购买无缝的钢火车轮毂。
所以,克虏伯不得不依靠传统的刀叉餐具订单来维持自身生存。
可刀叉餐具这种订单终究不是长久买卖,这没有技术含量,任何一个工厂都能成为竞争者。最好还是要生产能够持有专利的东西,且国家需要的东西!
目前普鲁士王国最需要什么?军工!
正巧,普鲁士军部向国内工厂进行招标,希望工厂能生产出更轻便且不易炸膛的枪管。克虏伯希望抓住这次的机会,寻找第三条财源,于是近段时间,他一直守在炼钢厂,企图发明出更坚韧的钢铁材料。
枪管硬度的测试车间内,工人熟练的将新制造的膛线枪管安装到德莱赛击针枪枪身上。安装好后,他将枪身放在持枪器上,手动装弹上膛后离开车间。
车间墙壁上镶嵌着一块厚重的玻璃,清晰度并不高,但看清车间内的状况轻而易举。等工人出来后,克虏伯拉了一下机关,机关另一端的钢钩搭在了扳机上,只听砰的一声,扳机扣下,持枪器上的击针枪射出一发子弹。
“换弹!”克虏伯命令一声,工人立刻走进车间手动换弹,一连几次,正当克虏伯以为自己找到更硬的钢管时,他再一次拉动机关,车间内的德莱赛击针枪忽然炸膛。
‘唉~’克虏伯在内心叹息,但面上维持不变。
这时,身穿棕色套装的秘书走来,道“先生,外面来了一个年轻人,说有一项大生意要跟我们合作。我已经邀请他去您的办公室了,您什么时候愿意去见?”
克虏伯公司最缺的就是生意,这就导致任何生意他都来者不拒。
新的枪管再次失败,克虏伯无奈摇头,道“现在过去。”说着,他看向铸钢的工人“将枪管的厚度向上进行调整,稍后我来继续测试。”
嘱咐完,克虏伯迈开脚步,急匆匆的往办公室赶去,他的时间很紧迫,面见完客人之后还要继续回到车间工作。
他在前面跑,秘书跟在后面追,脚步匆匆的进入办公楼二楼,正要进入办公室,三楼的居住区,一个女性声音欢快响起“克虏伯,我买了两张交响会音乐的门票,就在今晚十点,能陪我吗?”
克虏伯扭头看向楼梯上站着的,已经梳妆打扮好的妻子,平静道“对不起,这不可能,我得看着我的烟囱一直在冒烟,我的铸造车间的声音,比全世界所有的小提琴一起演奏还要美妙。”
说完,丝毫不顾及妻子的失落,克虏伯推门进入办公室。
夫妻两的对话听的斯文·海因里希啧啧称奇,他看向推门而入的克虏伯,笑着起身道“看来我来的不是时候!”
“不,正是时候,就算你不来,我也不会去看所谓的交响乐!”克虏伯强扯出笑容表达友善。他是个工作狂,冷酷,高傲,从他实行军事化管理工人就能看得出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