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爱尔兰群体顺利接纳之后,斯文·海因里希便开始进行初步改革。
一名裁缝每天的工作时间是八小时,在这八小时的时间里,她所制作出的裤子可以为她换来30美分左右的收入。
但这对斯文·海因里希来说速度太慢。
如果一条裤子,众人分工合作,有人裁布匹,有人缝侧缝,有人制口袋,有人扦裤脚,这样一来,形成流水线,每个人只需要专注一件事情,就可以更快更好的生产出一条裤子。
所以,斯文·海因里希将裁缝的日薪定在了35美分,这符合她们以往的日薪,甚至更高。他要求她们进行流水线工作,这样一来可以降低更多成本。
更重要的是,爱尔兰女性并不懂得如何操控一台缝纫机,她们对于这种手工业一窍不通。教授她们缝制一条裤子的时间太长,这会浪费掉3-5天的时间。
可如果让她们只负责裤子的一个区域,她们就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上手。
她们以学徒的身份加入服装的生产工作,斯文聘请手艺精湛的德国女裁缝教授她们如何操控缝纫机和缝制技巧。等她们熟能生巧,完成考核后,将拿到日薪30美分的酬劳。
J141连帽夹克已经投入生产,流水线作业的优势在这一过程中彰显的淋漓尽致。裁缝们只需要机械性的完成一个区域,然后将缝制好的衣物放进箱子,学徒就可以将这半成品收集起来,集中送给下一步骤的裁缝们。
其中在生产J141连帽夹克的同时,有裁缝仿照这件衣服缝制除了牛仔外套。
得知此事的斯文·海因里希当着众人的面给予了对方鼓励,并给出了一笔10美金的奖金,这一行为大大激发了裁缝们的创新动力。
男人和女人们都有了安排之后,斯文·海因里希将视线放在了他们的孩子身上。
归根结底,这些孩子,才是斯文敢于直面未来的真正基石。
.....
南区边缘的建筑工地已经竖起了高墙。
斯文带着一顶由竹条编织成的安全帽站在外围的空地上,看着建筑图纸。
佩戴安全帽是建筑负责人迪安·维里克要求的,他在德国时活跃于各个建筑工作,很清楚有这样一顶帽子会在工人危险时提供怎样的帮助。
关键时刻,头上带着安全帽真的可以保命。
“维里克,你儿子多大了?”斯文看着建筑图纸,随口询问。
迪安·维里克正双手抱胸看着远处的施工人员,进行安全上的查漏补缺。听到斯文询问,他笑着回应道“过了这个月就是新的一年,他刚好九岁。”
“上过学吗?”
“没有,他五岁就跟我来美国了。”
“他认识字吗?会写自己的名字吗?计算之类的东西会不会?惯用的口语是什么语言?”
迪安·维里克愣了愣,意识到了老板的目的,认真道“他会用德语和英语书写自己的名字,可以进行简单的计算。惯用的语言是德语,只会说少部分的英语。
这得益于我和他母亲对他的教育,其他的德国家庭同样如此。
我们跟宾夕法尼亚的德国前辈们不同,他们信仰新的教派,凝聚力更好,建设了德国人自己的社区,并建设了报刊和学校。而我们跟爱尔兰人差不了多少,政治难民和农奴改革中的倒霉蛋同样可以归结于逃难。
所以,我们这群旧金山的德国人在遇到您之前无法凝聚,自然无法建设属于自己的报刊和学校。”
斯文颔首,他同样清楚这一点,于是笑着问道“你上过学吗?”
“当然上过!”迪安·维里克无奈笑道“BOSS,我们是一个教育体系,你我都清楚,在德国,如果你6岁不上学,是犯法的。”
“那么,你的孩子现在在干什么?”
“他在水力纺纱厂帮工,帮忙晾晒染色后的布匹,每天可以获得三顿食物,一些个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