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辨出那是用毛笔写的四个大字——“问章书院”。
这书院能够存在于此,还是因为很久很久之前有一位富商在经商途中遇险,被上杨村村民所救,后出资替上杨村建了一个学堂,村民们为了感谢他,就以他的名字命名了学堂。
殷珏先是绕着问章书院走了一圈。
这书院靠近湖,附近还有一大片竹林,风景甚美。而且远离闹市,除了蝉鸣鸟叫之外,倒也没有杂音可以扰乱学子修习。
倒是个不错的地方。
看完了外圈,他准备进去看看。
正想往里走的时候,十几个孩童却冲了出来,殷珏赶忙闪身躲到一边去。
“哦,散学咯!”
“石头,你娘是不是又做了很多好吃的!”
“那当然,我娘的手艺你又不是不知道。”冲在前面的小胖子应声道,“来呀,端个碗上我家来!”
“好呀好呀!”
“我也要去!”
他抬头望了望天,自己都没注意到居然已经晌午了。等到孩子们都走光了,这才抬步踏进书院的大门。
“夫子。”殷珏对着眼前的中年男子行了行礼。
正收拾完书院准备回家的司文斌一抬头看到了一位眼熟的男子进了书院。
“你是?”
“在下乃刚落户上杨村的殷珏。”
一听到“殷珏”二字,司文斌想起来自己进京赶考时曾见过他,准备下跪行礼,但却被拦住了。
“鄙人眼拙,没能认出王爷来。”
当时自己进京赶考时,正巧碰上殷珏打了胜仗,领兵回朝。他亲眼见证着满街的人都在为他欢呼,所有人都喜迎这位年轻的将军戴胜而归。
殷珏骑在马上,意气风发的样子他至今记忆犹新。
“都已经是过去式了,夫子万万不必再行此礼。若叫人看去,怕是又得掀起一场腥风血雨。”
听了他的话,司文斌也不再坚持,忙引着他进了书院。
“鄙人姓司,名文斌。不知王爷此次前来有何要事?”司文斌给他倒了一杯茶,“我这地方平时也没人来,茶水也是凉的,招待不周还请王爷见谅。”
殷珏示意他不必如此拘谨,对方点了点头,坐在了另一旁的椅子上。
“此番因我被贬,举家流放至此。”
殷珏捻着眼前装了茶水的杯子在指尖,声音冷冷道:“只是舍弟已到了适学的年纪,我一介武夫,又不能教他些什么,所以想着让他上个学堂。”
“王爷过谦了,以王爷的能力,怕是现在进京考个状元都是信手拈来。”司文斌知道殷珏不过是客套话罢了,辰王的学识一般人岂能攀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