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一行人一共十人,加林熹朝一共有三名女生,一位编辑兼后勤姐姐和一位记者姐姐,除了林熹朝有两名摄影师负责拍短片视频,一名摄影师专门拍风光,一名旅程定制员兼摄影,两名司机兼向导,还有本次活动的负责人。
团队在拉萨停留了五天,其中有一天是去吞巴村收集关于藏香制作的素材。
吞巴村是一个有着千年历史的老村落,不仅是藏香的发源地,也是藏文创始人桑布扎的故里,风景秀美而又古老。
团队分派一拨人去采访一户人家并记录整个制作流程,林熹朝则被派和风光摄影师小译一组去采集有关吞巴村民风的素材。
林熹朝和小译一起在村子里转悠取景。
路过一户人家时,一个老人正在喝水,林熹朝被他手中极具特色的杯碗吸引,对着来了一个特写。
老人听到动静,看了过来,然后放下杯碗,面无表情地走了过来。
上个月他们在林芝遇到过一个脾气不好的藏民,说他们吓到了他们家的牛羊,最后团队赔了三千块钱才算了事。
林熹朝和小译对视一眼,立马对老人摆上大大的笑脸。
“扎西德勒扎西德勒!”两人用学的为数不多的几句藏语打招呼。
“打扰了打扰了!”林熹朝用藏语说道,这句也说得很熟练。
然而老藏民的话他们一句也听不懂,只看他一会儿指着林熹朝相机一会儿又指着自己,也没有要砸林熹朝相机的意思但是也不要两人走。
两人暴汗,幸好老人的孙子放学回来,充当了翻译者。
“我爷爷说,你手里拿的东西是不是可以拍照,可以的话能不能帮他拍张照片?”
闻言,两人大松一口气。
林熹朝点头:“没问题。”
正式拍,老藏民十分拘谨,手都不知道往哪里放。
林熹朝先让他孙子和他一起拍,爷孙俩在一起,老藏民紧张情绪缓解很多,等他放松下来,林熹朝又给他单独拍了一张。
老藏民又叽里呱啦说了一大堆。
他孙子翻译给林熹朝听:“我爷爷说非常感谢你,这么多年,他只在十几年前我父亲结婚的时候拍过一张照片,可是也找不到了,很怕以后后辈都不记得自己长什么样了,所以感谢你。”
问他们要了地址,林熹朝向他们保证回去后一定洗出来寄给他们。
等他们转身要走的时候,老藏民忽然进屋从里面拿出来一只杯碗,是林熹朝刚刚拍的同款。
这次不用翻译,林熹朝都知道老藏民想要送这个杯碗给她。
她连连摆手。
老藏民做了一个你不要就扔掉的姿势。
老藏民的孙子笑道:“我爷爷说如果你不要就不要将照片寄给我们了我们也不要。”
真是倔强得有些可爱,林熹朝收下礼物,一整天,心情都很好。
收集了足够的素材,团队才继续向前进。
早上五点半起床,过羊八井去往纳木错。
车子在马路上平缓行驶,和来时一样,一路上能看见许许多多前往拉萨朝圣的人。
只不过这次,他们是和这些人逆行。
道路两边,有骑行的,徒步的,也有三拜九叩的,有形单影只的,也有成群结队的,这些人来自不同的地方,在不同的时候出发,带着不一样的心情怀揣着一样的信念一直向前进,只为抵达心中的圣地。
一路上走来,林熹朝被许许多多的场景触动。
有时候是日照金山的那一刻,有时候是转经筒在风中齐齐转响的那一刻,有时候是藏区的小孩朝她咧嘴笑的那一刻,有时候仅仅是与青山绿水相顾无言的那一刻……
没有一次旅程比这一次带给她更多触动,旅途的艰辛疲惫在每一次看到这些画面时在每一次举起相机时都变得不值一提。
风景在往后退,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