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乾第二座大六合军阵守在两界缝隙,距离京城有一段距离,理论上来说第三座大六合军阵应该放在京城附近,拱卫京都。
但大乾的京都怎么可能交给虎踞山来拱卫,但如果纯军事角度考量,设在这里无疑是当务之急。
不设在这里,京城守备薄弱,万一被偷家了,想要重立中枢可不是一日半日功夫,设在这里,相当于把要害交给了别人,简直跟找死差不多。
然后是丹药和武器供应,大乾这边已经跟不上了。
没钱了,库房里都快能跑老鼠了,两座大六合军阵将近二十万武者的消耗,天文数字,已经把朝廷掏的干干净净。
想要继续跟,实在有些力不从心了。
扩张太快,之前欠李默白的帐都没还清,眼下又有新花销,一帮大臣们也没见过这么花钱的。
不过杨逸要跟他们也没办法,该找李默白借贷就借贷,该安排人手就安排人手。
朝廷又不是他们家的,只要皇帝觉得日子过得下去,那便过得下,他们这帮朝臣勋贵也没少从里面得好处。
主要是李默白这个债主足够大方,从来不找大乾这边要账,只要借就继续给,这份牌面的确实不一般。
有这么好的债主不借白不借,反正已经算不清了,以后的事情以后再说。
大乾在权力上让一些,李默白在财力上的让一些,双方还是有的谈的。
连最难解决的位置问题也被某个大聪明想出了办法,眼下第二座大六合军阵先在前面顶着,第三座六合军阵去回风镇组建。
至于京城这边,先确定位置和大阵布局,等第三座大阵功成,第二座大阵调回京城,第三座大阵顶到前面,两全其美。
确实是个不错的主意,李默白和杨逸都觉得可以接受,虎踞山开始调配人手,朝廷开始修筑配套建筑,两架庞大的战争机器再次高速运转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