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我必须去。”林晓雨目光坚定,“我们不能只在安全的地方谈论孩子的权利,我们得亲自走进他们的世界。”
“我可以联系联合国驻叙利亚的机构,确保你的安全。”老张说道,“但必须有严格的安保措施。”
“我接受。”林晓雨点头,“只要能见到他们,任何风险都值得。”
几天后,林晓雨踏上了前往叙利亚的航班。飞机降落在大马士革机场时,天色已晚,空气中弥漫着战火后的焦灼气息。
她被安排住在联合国驻叙利亚办事处的临时住所,由维和部队提供安保。
第二天一早,她便前往当地一所儿童庇护所。那里收容了许多因战争失去父母的孩子。
“林女士,这是昨天你提到的那个男孩。”翻译指着一个瘦小的身影说道。
男孩名叫哈桑,十岁,独自一人逃到大马士革,靠在街头卖水为生。他通过“星光故事馆”上传了一段手语视频,讲述自己的故事。
林晓雨蹲下身,看着哈桑的眼睛,轻声说道:“谢谢你,哈桑。你的故事,已经被很多人听见了。”
哈桑沉默了一会儿,然后用手语回应:“我想继续上学,我想成为医生。”
林晓雨点点头,握住他的手:“我会帮你。”
>“你愿意为他承担未来吗?”
“是的。”她坚定地回答。
离开庇护所后,林晓雨联系了当地教育部门,为哈桑安排了入学事宜,并资助他完成学业。
“星语,我想在叙利亚建立一个‘星光故事馆’的线下中心。”她望着窗外的废墟,轻声说道,“让这里的孩子们有一个安全的地方,可以自由表达自己。”
>“你正在做的,不只是公益,而是重建。”
“是的。”她微微一笑,“重建他们的希望。”
接下来的几天里,林晓雨走访了多个儿童庇护所、难民营,与当地志愿者合作,推广“星光故事馆”的使用方式,鼓励孩子们用各种方式表达自己。
她还组织了一场小型的“星光故事展”,展出孩子们的作品。展览现场,许多孩子第一次站在自己的作品前,讲述自己的故事。
“林阿姨。”一个女孩拉着她的手,递给她一幅画,“这是我画的家。”
林晓雨接过画,画中是一座破旧的房子,但屋顶上有一颗星星,闪闪发光。
“这颗星星代表什么?”她问道。
女孩轻声说:“代表希望。”
林晓雨心头一颤,轻轻抱住她:“你的希望,会变成现实的。”
风轻轻吹过,展厅里的画作在光影中轻轻摇曳,仿佛在诉说着一个个动人的故事。
而那颗会说话的星星,正在无数孩子的心中,缓缓升起。
回国后,林晓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