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宝良在。肯定能避免这种冲突发生。
这么想着,李宝良心中又释然了,甚至暗暗有些好笑,觉得自己是不是太敏感了,凡事总喜欢想到最坏的方面去。
不一会,淑梅姐就给郑晓燕擦干净了皮鞋,郑晓燕给了她两块钱。淑梅姐就给找钱,说擦一双鞋。只要五毛钱。郑晓燕笑着摆了摆手,制止了淑梅姐找钱的动作,说不要紧,随即起身进了用餐的包厢,淑梅姐便连声道谢。很高兴的样子。
今天真碰到大老板了。
不一会,酒菜便流水阶送了上来。虽然谈不上色香味俱全,胜在用料扎实,绝不忽悠。
刘伟鸿没有喝酒,只是喝了点饮料,以饮料代酒,和大家碰了一下杯。
工作期间,刘伟鸿没有喝酒的习惯。
这顿饭吃得比较沉闷,刘伟鸿都不怎么说话,其他人就更不好随便开口了。
吃过饭,刘伟鸿却并不急着离去,反倒请餐馆老板过来,和他聊天,问起了第二重机的一些情况。不过,有鉴于刚才餐馆老板的“警觉性”,刘伟鸿没有询问工厂破产倒闭的原因,而是向他了解第二重机下岗职工的生活情况。
因为话题不是那么“敏感”,加之刘伟鸿他们今天消费了“大单”,餐馆老板自也不能过分“拿捏”,当得好好回答“大老板”的提问。反正现在餐馆里也没有其他客人,与刘伟鸿聊天不影响餐馆老板的生意。
餐馆老板也是第二重机的职工,不过他不是下岗工人,而是前两年主动辞职下海的。他以前在第二重机的食堂工作,是大师傅,炒得一手好菜,所以便辞职开了这家餐馆。因为他手艺好,以前在厂里人头也熟,重机厂的许多职工,平时比较关照他的生意,餐馆的营业情况还算过得去。
“唉,不瞒领导说,这几个月生意差得多了……”
餐馆老板叹了口气,说道,不知不觉间,对刘伟鸿的称呼也起了变化,由“老板”变成了“领导”,大约他也看出来了,刘伟鸿这一拨人,不是做生意的,更像是政府干部。
“以前工厂没停工的时候,生意还是很不错的,厂里的职工要是过生日或者来了客人什么的,都喜欢到我这店里来开两桌。现在不行了,工厂停工了,大家都没了工资,吃饭都成问题了,谁还有余钱来请客呢?您说是不是?”
刘伟鸿点点头,对餐馆老板的话表示认同,问道:“那么,现在工人们主要靠什么生活呢?”
餐馆老板答道:“这可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