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家子弟在仕途拼搏最大的不同之处。世家子没有那么多忌讳。一般的事情,扳不例他们。刘伟鸿算是世家子之中比较低调的了,大面上的规矩守得很严。该给朱建国撑面子出力的时候,从不含糊。
这个和刘伟鸿的重生经历有关,毕竟他的心理年龄不在朱建国之下,可谓久历沧桑。人情世故,经历得很多。也和刘伟鸿在老刘家“非第一位继承人”的身份有关。与刘伟东相较而言,刘伟鸿的仕途之路,注定要坎坷得多,所付出的努力也必定要多得多。在他和刘伟东同时需要得到家族支持的时候,家族的资源会毫不犹豫地向刘伟东倾斜。
从这个层面来说,刘伟鸿又是从政世家子之中的“贫困生”。
饶是如此,刘伟鸿也不会在原则问题上,向米克良屈服甚至也不会向朱建国屈服。
老爷子曾经说过,一个不能坚持原则的人,注定难成大器。当然这句话不是专程对刘伟鸿说的,而是家庭聚会的时候对老刘家二代子弟和刘伟东说的,刘伟鸿凑巧听到了,便牢牢记在了心里。老爷子从政数十年,风雨半世纪,这样的人生体验,绝对不会有错。
于阿姨本来很惬意地坐在旁边看电视。对于阿姨来说,现在的日子非常不错,吃得好住得好,走到哪里都受人尊敬,感觉不是一般的好。除了玉霞的终身大事偶尔会让于阿姨『操』一下心,其余的,就没什么不满意的了。对刘伟鸿,于阿姨更是满意,基本上没将他当做外人。
自从这个年轻人分配到农校,老朱便福星高照,一路向上。于阿姨有点小『迷』信,总觉得刘伟鸿就是朱建国命中的“贵人。”能给他带来好运气。如今两个子女都不在身边,刘伟鸿不时来家里坐坐,就好像自己的孩子一样,令人心安。当然,朱建国贵为县委书记,只要他不将客人往外赶,家里是不会少了客人的。但任谁也赶不上刘伟鸿的亲近。
客厅里忽然沉默下来,于阿姨就有点奇怪,往常,这两人可是有说不完的话,朱建国不时爽朗大笑,今儿这是怎么啦?于阿姨扭头一看,却见朱建国和刘伟鸿俱皆形容严肃,不由吃了一惊。
出什么事了?
于阿姨正纳闷,朱建国沉默稍顷,又开口了:“伟鸿,在县里工作,我们又是初来乍到,方方面面的关系都要顾及到,不能任『性』啊。”
这句话,也不算是批评,更像是一个长辈对晚辈的规劝,颇见拳拳之心。自然,朱建国也有给自己“辩解”的意思我不是不认同你的意见,但有时候也得考虑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