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农业工作的副省长,工作经验是很丰富的,远非刘伟鸿可比。而且李逸风是公认的能力强,也不是吹的。能得到他的一些指点,对刘伟鸿来说,亦是求之不得。
尽管多了二十年的人生阅历,刘伟鸿上辈子,毕竟没有正经治理过地方。多向李逸风这样的高级干部学习经验,很有好处。
见两人摆出了长谈的架势,李鑫便及时给他们续上茶水,又敬上香烟。
在整个谈话过程中,李鑫基本都是正襟危坐,不置一词,显得非常有教养。可见老李家平日里的家教甚严。
刘伟鸿便将自己的一些设想,向李逸风做了个简略的汇报。主体框架,还是来源于他送呈县委县『政府』的那份五年发展规戈,略略有些修改和补充。在首都这段时间,国家部委的领导们不但给了他资金,也有个别领导,着实给了他一些指点和启发。
部委干部站得高看得远,对全国经济发展大势的了解,也不是普通干部可以比拟的。况且他们的消息来源很广,国家即将采取什么样的重要经济举措,也能猜个大概。这些消息令刘伟鸿受益匪浅。
建立自己关系网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
要紧紧跟上龘中央的步伐,光靠前生一个大致的记忆,是远远不够的。
“让大型国营煤矿去你们那里承包矿山?这个思维比较独特!”
李逸风听了刘伟鸿的汇报,轻轻点了点头,脸上『露』出沉思的神情。刘伟鸿提出来的这个方式,乍一听去,乃是“奇思妙想……”但细细一品味,却又很有意思。
“是的,李伯伯,我确实有这个想。开发矿产资源,投资是很大的。依靠夹山区乃至林庆县本身的能力,要想在短期内见效益,几乎不可能。地区和县里有限的资金,第一步就要优先保证现有的矿企运转,很难抽出多少钱支持夹山区。夹山区的积累是负数,更加拿不出钱。单纯靠上级拨款,不现实。只能借助外界的力量。这个也要算是走纯市场路线吧。引进了大型的国营煤矿,在技术上、安全上都能一步到位。
还能带动当地的消费发展,再加上一个修路,好处是显而易见的。更加重要的是,能够改变很多干部比较僵化的思维。要想改变夹山区落后的面貌,干部思想的解放,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
刘伟鸿侃侃而谈。
“嗯…………”
李逸风微微颌首,却并不表态。
刘伟鸿这个想固然奇妙,让人眼前一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