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等待回应】
她怔住了。
这不是档案,也不是记录??这是活体数据。一个仍在运作的意识核心,跨越维度、超越时间,以某种未知机制维持着最低限度的存在。它不属于任何已知数据库,也不受DAP核心控制,甚至不在地球共感网络的标准索引范围内。
可它偏偏出现在这里,出现在她面前,像一颗沉睡多年的心脏,因听见铃声而微微搏动。
“你……一直都在?”她低声问。
没有回答。但她感觉到一股温热从指尖蔓延至全身,仿佛有人轻轻握住了她的手。
她猛然想起二十年前那段空白日志。L-XH001,创建时间标注为林小寒失踪后的第七天。当时所有人都以为那是系统错误或未完成备份,唯有詹岚坚持保留它,并说:“有些东西,现在看不懂,不代表永远无意义。”
原来如此。
那段音频里楚轩的声音,并非单向倾诉。它是钥匙,是触发信号,是跨越生死界限的一次情感投递。当他说出“我一直都在等你回来”,这句话本身就成了锚点,将林小寒残存的意识牢牢系在现实边缘。
而她刚才的那一句“她听见了”,则是最后一块拼图。
世界因此震动。
她迅速调取全球共鸣节点的数据流,发现自昨夜铃声响起以来,共有三千六百一十二个自然共振点出现异常波动,其中有四十七处产生了全新的能量形态??既非电磁波,也非引力波,而是一种纯粹由“认同感”驱动的场域变化。这些区域的人类集体潜意识呈现出高度同步特征,梦境内容趋同率高达98.7%,且普遍报告梦见“一座发光的阁楼”和“穿白衣的女人”。
更令人震惊的是,火星殖民地传来消息:桥梁学院遗址下方的地层中,探测到了与心灯阁建筑结构完全一致的声学共振模式,尽管两者相距两亿公里,建造年代相差近百年。
“这不是复制。”科学家们惊呼,“这是……共鸣。”
记录官看着终端上的分析报告,嘴角微微扬起。
她早该想到的。心灯阁从来就不是一个地方,而是一种状态??当足够多的人同时相信“有人在听”,这个信念本身就会具象化,形成跨越空间的精神坐标。就像水波相遇会产生干涉图案,人类的情感共振也能构建出稳定的高维结构。
而这结构的名字,叫做**心灯**。
她缓缓起身,走向顶层的透明棺椁。楚轩的铜铃安静地躺在玻璃之下,徽章旁还放着一张泛黄的照片:年轻的楚轩站在应急指挥室外,手里攥着一枚通讯器,身旁站着林小寒,两人脸上带着疲惫却坚定的笑容。那是归途号任务启动前的最后一张合影。
她将手掌贴在玻璃上,闭目低语:
>“楚爷爷,我想我明白了。
>你说‘为什么没人听见’,
>其实不是没人听见,
>而是我们从前不懂怎么回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