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的红旗插到世界屋脊。“
交易系统的提示音再次响起。绿鞋机制托起的股价像脆弱的芦苇,在61港元关口反复摇摆。颜旭从西装内袋取出母亲那架紫檀木算盘,某颗裂珠在光影中显得愈发透明——就像那些正在消散的创业情怀。
“通知财务部,“他的指尖停在算盘某档横梁的旧刻痕上,“下周开始回购计划。“
秦风愕然抬头:“现在启动回购?证监会会质疑我们...“
“还记得2005年价格战最激烈时,我们宁可亏本也要保住华北市场吗?“颜旭的拇指抚过算珠上的包浆,“现在不过是另一场防守战。“
午后阳光房间时,股价终于在60.8港元处企稳。颜旭看着持仓分布图里那些消失的机构名字,忽然想起母亲病中反复念叨的俗语——宴席散场时,最先离席的往往是嚷着“不醉不归“的人。
手机震动,陈瑾瑜发来张老照片:邮电局改制前的全员合影,年轻的老周站在角落,手里还拿着那把标志性的蒲扇。附言写着:“扇面题着'风物长宜放眼量'。“
收盘钟声响起前,交易大厅突然传来小小的骚动。股价走势线倔强地昂起头,最终收复61港元关口——后来才知道,是某家挪威养老基金在尾市吸筹三百万股。
颜旭将算盘收回内袋,裂珠相撞发出异样的脆响。他想起上市那天母亲难得的清醒时刻,老人摸着招股说明书说:“种树的人,莫计较过路者摘了多少果。“
港岛入夜的霓虹在交易大厅的玻璃幕墙上投下诡谲的倒影。颜旭站在风控中心的环形屏幕前,注视着那个代号“太平洋资管”的持仓曲线如毒蛇般悄然攀升——4.73%的持股比例,距离举牌线仅一步之遥。
“注册在开曼群岛乔治镇,办公地址是间虚拟办公室。”秦风将尽职调查报告投射在全息屏幕上,纸页的微缩影像在空气中微微颤动,“过去二十个交易日,他们通过十七家券商分仓买入,每笔交易都巧妙的避开了大宗交易披露门槛。”
颜旭的指尖无意识地在控制台上敲击着莫尔斯电码的节奏。这种熟悉的操作手法让他想起三年前那场恶意做空——当时南华资本也是通过层层嵌套的离岸账户,在股价暴跌前精准布下看跌期权。
风控总监突然调出一组数据流:“昨天收盘前最后三分钟,太平洋资管通过瑞信通道突击买入两百万股,成交均价60.2港元。”他的激光笔在K线图上圈出那个突兀的放量尖峰,“操盘手用了冰山委托算法,真正的意图被隐藏了。”
窗外突然掠过一架直升机的探照灯,光斑扫过交易大厅的铜牛雕塑。颜旭注意到秦风西装翻领上别着的员工徽章微微反光——那是上市时特制的“琉璃”芯片纪念章,此刻在异常光线下的折射角度,竟与太平洋资管注册文件上的水印图案如出一辙。
“查查他们的LP结构。”颜旭的声音像浸过冰水,“特别注意那些注册在维京群岛的有限合伙人。”
数字取证专家很快将股权穿透图投射在屏幕上。层层嵌套的信托架构像俄罗斯套娃,但在某个开曼ELP基金的出资人名单里,赫然出现了“南华资本管理(香港)有限公司”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