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 实验室里响起抽气声。李思远的手停在半空,眼神挣扎。
“告诉他们,“颜旭不知何时站在门口,“我们可以授权使用,但不出售专利。另外,使用费按实际产生的效益分成。“
周教授露出赞许的微笑:“明智的选择。知道吗,有些企业把专利当藏品,有些当商品,而我们要把它们当种子——种下去,才能长出森林。“
这时,张猛抱着一台经过改装的检测设备进来:“颜总,按照你的要求,我把测试流程标准化了。现在一个新模块的完整测试时间从两周缩短到三天。“
“效率提升带来的成本下降,直接体现在报价上。“李芸补充道,“这让我们在竞标时更有优势。“
几天后,一场特殊的“算账会“在会议室举行。
颜旭让每个项目组都带来他们的账本。奇怪的是,他要求大家计算的不是赚了多少钱,而是为客户节省了多少成本。
“山西煤矿的项目,帮他们减少了85%的非计划停机。“王磊先汇报,“按他们的产量算,每月避免的损失大约是一百二十万。“
“武汉钢铁的订单,“李思远接上,“我们的预测性维护系统,让他们的设备大修间隔延长了40%。“
颜旭认真记录着这些数字,算珠声沉稳而有节奏。当最后一份报告听完,他在白板上写下一个大大的数字——这是所有项目为客户创造的价值总和。
“知道为什么我们的客户付款越来越及时吗?“他环视众人,“不是因为我们催得紧,而是因为我们真正在为他们创造价值。“
财务出身的李芸若有所悟:“传统的财务指标只能衡量过去的业绩,而这些......“她指着白板,“才是公司未来的估值基础。“
转变在细微处悄然发生,采购部门不再一味压价,而是与供应商共同优化供应链;研发团队在设计时就开始考虑后续维护成本;就连前台接电话时,都会多问一句客户的使用情况。
一个月后,当某国际投行的分析师来访时,他对旭日科技的财务报表评价是“过于保守“,但对公司的技术储备和客户关系给出了“罕见的高质量“评语。
“你们知道吗?“分析师临走时说,“在资本市场,有些公司是烟花,瞬间绚烂;有些公司是老酒,越陈越香。你们显然属于后者。“
送走分析师,颜旭独自留在会议室。夕阳透过老厂房的铁窗,在算盘上投下斑驳的光影。他轻轻拨动算珠,这一次,他计算的是技术路线的长期成本,是客户的生命周期价值,是团队成长的无限可能。
算盘声不再急促,变得沉稳而坚定,如同企业终于找到的节奏——不追求爆发式的增长,而要构筑持久的力量。
当最后一抹余晖消失在天际,颜旭合上账本。数字之外,他看到了更重要的东西:客户的信任、团队的成长、技术的沉淀。这些无法计入报表的价值,正是让企业在惊涛骇浪中行稳致远的压舱石。
夜色渐深,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