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心动的是,现场悬挂着巨幅告示:“大明商会扶持工商新政:凡登记在册之商号,可向商会申请,以分期付款或利润分成方式,引进、租用上述新式机械!商会将提供技术人员,负责安装、调试及维护,并协助规划生
产线布局!”
这一承诺,彻底打消了许多人“买不起,不会用”的顾虑。
看着那高效运转的机器,想象着自家工坊若能装备,将带来何等巨大的产量和利润,无数工坊主和商人的眼睛都红了。
这已不仅仅是展示,而是一场赤裸裸的、关于生产力跃迁的启蒙与诱惑!
工商大会立规矩,机械博览展未来。
苏宁回归后的这两大举措,如同两条坚实的锁链,一软一硬,一规一利,将大明的工商业者牢牢绑定在他所设计的轨道上。
通过商会注册和执照管理,他掌握了所有商业主体的“户口”,确立了管理和征税的法律依据。
通过推广新式机械设备,他不仅极大地提升了社会生产力,更通过控制设备源头、技术支持和后续服务,深度介入了生产过程,使得整个工商业体系对他的技术依赖日益加深。
站在博览园的高台上,望着下方如痴如醉观摩机器的人群,以及那些围着商会执事急切咨询登记和贷款事宜的商人,苏宁知道,他播下的种子已经开始生根发芽。
一个由他制定规则,由他引导技术方向,由他掌控经济命脉的新型工商业帝国,正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模式,茁壮成长。
大明的商业与工业,自此翻开了崭新的一页,而执笔之人,正是他苏宁。
大明第一届机械设备博览会的成功,如同在江南商界的死水中投入了一块巨石。
那些高效运转的水力纺机、精密冲压设备,仿佛来自另一个世界的神物,让所有目睹的商贾和工坊主们心痒难耐,仿佛看到了金山银山在向自己招手。
然而,当他们急切地涌向博览会一侧的“设备申领咨询处”时,却被告知了一个此前未曾明言的关键条件。
咨询处由几名身着大明商会制服、神色精干(实为AI伪装)的执事负责。
面对蜂拥而至,询问价格的商贾,他们并未直接报价,而是拿出一份份装帧精美的《新式机械设备引进与管理章程》,语气平和却不容置疑地告知:
“诸位东家,欲引进商会展示之新式机械,须先行满足一项根本前提??贵商号及其名下所有田庄、产业,必须已全面遵从朝廷新政,亦即张首辅推行的“一条鞭法。”
此言一出,现场顿时一片哗然!
“什么?买机器还要先一条鞭法?”
“这......这是何道理?我买机器与朝廷税法制有何干系?”
“苏总督这是何意?莫非是要强逼我等接受新政?”
面对众人的质疑与不满,商会执事不慌不忙,依据章程解释道:“诸位稍安。此规定,其利有三,请容禀告:其一,明晰产权,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