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 一阵鞭炮声惊醒了街面的晨雾,新漆的“沉鱼落雁”匾额在阳光下泛着桐油光。
周正杰穿着新裁的杭绸直裰站在店门口,掌心全是冷汗。
三开间的门面里,紫檀木货架错落有致,白瓷瓶罐在琉璃灯下泛着温润的光。
“新开的胭脂铺?”路过的粮店伙计抻着脖子张望,“摆弄这些娘们玩意儿......”
话音未落,两个顺天府的衙役晃了过来。
周正杰忙奉上早已备好的红封:“差爷辛苦,小店初来乍到………………”
领头的班头掂了掂红封分量,斜眼打量货架:“南边来的?可有关防文书?”
“有!有!”周正杰从柜台取出盖着宛平县大印的文书,“小的祖籍山东,贩些南洋货。”
正说着,店外传来清脆的少女声:“让让!别挡着道!”
但见两个梳双环髻的丫鬟挤进来,衣料是上好的苏绣,为首那个杏眼一瞪:“听说你们这儿有不上头的香露?”
周正杰认出这是严世蕃府上丫鬟的装扮,心跳如擂鼓。
毕竟这些天来到北京城,主要就是打听各府家眷了。
因为他谨记苏宁嘱咐,于是不卑不亢地取出试用的白瓷碟:“姑娘可试试这瓶‘“凝玉露”。‘
杏眼丫鬟蘸了些抹在手背,轻嗅:“咦?倒比桂花油清透......”
忽然瞥见货架深处的玻璃瓶,“那是什么?”
“这是‘芙蓉面膜”,睡前敷用,次日容光焕发。”周正杰边说边观察对方神色。
另一个圆脸丫鬟突然插话:“前儿小姐赏的蔷薇露,抹完竟起红疹!”
周正杰趁机递上另一个琉璃瓶:“姑娘试试这个‘桃仁霜”,最是温和不过。”
杏眼丫鬟将三样都包了圆,结账时咋舌:“什么?竟要十两银子?”
“姑娘明鉴,”周正杰指着琉璃灯下的货品,“这里头有南海珍珠、长白山参,连装货的琉璃瓶都是价格不菲......”
“嗯,不错!买了。”
待丫鬟离去,周正杰立即关门盘点。
他对着账簿喃喃自语:“凝玉露二两,面膜五两,桃仁霜三两......这般价钱,当真卖得动?”
不过三日,那杏眼丫鬟竟带着两个别府侍女回来,张口就要十瓶凝玉露。
她边挑货边絮叨:“我们小姐赴徐阁老家赏花宴,抹了你们这香露,竟引得蜂蝶绕着她飞!”
又过半月,店里来了位戴帽的妇人。
周正杰见其腰间系着宫造玉坠,忙将人请进内间。
那妇人验货时不经意问:“东家可还有更好的?”
&nb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