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证明了“凤凰”帝国的边界,早已超越了地理的范畴,延伸到了权力与利益的每一个角落。
随着东方战火重燃及印度支那局势日益紧张,“凤凰贸易”经手的武器与军用物资,如同受到无形之手的引导,开始大量、持续地流向远东战场。
无论是北方军队手中出现的德制步枪,还是南方武装配备的美式火炮零部件,其流转路线上,似乎总能隐约看到“凤凰”那若隐若现的标记。
这一情况很快引起了英美等国情报机构的高度警觉,拥有强大德制武器的北方军队越来越勇猛,南方军队根本就不是北方军队的对手。
最要命的是北方军队已经拥有了一支庞大的舰队,都是欧美国家退役出手的军舰。
在伦敦和华盛顿的紧急会议上,官员们对着地图上标注的物资流向,感到了深深的不安。
“先生们,我们必须正视一个严重的问题。”一位英国外交部高级官员敲着桌子,“这个“苏氏集团’,尤其是其旗下的‘凤凰贸易’,正在以一种我们无法完全掌控的方式,向远东冲突地区输送武器。这严重干扰了我们的战略部署
和地区平衡!”
“我们调查过,”一位美国中央情报局的代表接口道,“从纸面上看,‘凤凰贸易”的所有出口手续都近乎完美,文件齐全,目的地往往是中东或拉美的“中国”。但最终,这些武器总是会神奇地出现在远东的交战方手中。他们利
用了复杂的转口贸易和层层分销网络!”
很快,来自英美两国的联合外交照会与质询,被正式递交到了苏氏集团设在瑞士的总部。
措辞严厉,要求“凤凰贸易”立即停止向远东冲突地区间接输送武器,并接受国际调查。
面对压力,苏氏集团的回应堪称外交辞令的范本。
集团发言人召开了一场简短而高效的新闻发布会:
“女士们,先生们,苏氏集团及‘凤凰贸易”始终严格遵守国际法与驻在国法律法规。我们所有的贸易活动,均具备完备的出口许可,最终用户证明等合法文件。我们与买方之间的合同关系在货物交付,款项结清后即告终止。
至于货物离开我方控制后的流向,并非我方所能及所应负责之范畴。如果某些国家在监管其自身或第三方贸易商转售行为方面存在困难,我们表示理解,但这并非我方的责任。
这番表态,将责任推卸得一干二净,强调了程序的“合法合规”,却对实质后果避而不谈。
这令英美方面感到无比恼火,却又在法理上难以直接驳斥。
见强硬施压效果不佳,英美方面转而试图“劝说”。
一位与苏宁相熟的英国勋爵在日内瓦一家私人俱乐部“偶遇”了苏宁,语重心长地说:
“亲爱的苏,我们都知道,以您和‘凤凰’的实力,完全不必纠缠于这些敏感的军火生意。处理二战遗留物资的利润固然可观,但风险与日俱增。何不将精力更多地投入到航运、能源、乃至新兴的电子产业?那些领域同样利润
丰
